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四荒的意思、四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四荒的解释

(1).四方荒远之地。《楚辞·离骚》:“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朱熹 集注:“故復反顾而将往观乎四方絶远之国。”《尔雅·释地》:“ 觚竹 、 北户 、 西王母 、 日下 ,谓之四荒。” 郭璞 注:“ 觚竹 在北, 北户 在南, 西王母 在西, 日下 在东,皆四方昏荒之国,次四极者。”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岧嶤四荒外,旷望羣川会。”

(2).指四种荒诞的嗜酒行为。 唐 陆龟蒙 《添酒中六咏》诗序:“昔人之於酒,有注为池而饮之者,象为龙而吐之者,亲盗瓮间而卧者,将实舟中而浮者,可为四荒矣。 徐景山 有酒鎗, 嵇叔夜 有酒杯,皆传於后代,可谓二高矣。四荒不得不刺,二高不得不颂。”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四荒"是汉语中具有双重语义结构的复合词,在传统语文学和现代应用语境中呈现不同释义体系。

一、地理方位范畴的原始语义 《尔雅·释地》最早界定:"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指代四方极远之地。汉代郭璞注疏强调其"觚竹在北,北户在南,西王母在西,日下在东,皆四方昏荒之国"的空间定位特征(据《十三经注疏》)。屈原《楚辞·离骚》中"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的文学表达,印证了该词在先秦时期已具备明确的方位指向功能(参考中华书局《楚辞补注》)。

二、土地资源分类的现代语义 根据自然资源管理术语体系,"四荒"具体指:荒山、荒坡、荒滩、荒沟四类未利用地(引自《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治理开发农村"四荒"资源工作的通知》明确将其界定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强调其生态治理与农业开发价值(据中国政府网政策文件库)。

该词项演变体现了汉语词汇从地理认知向资源管理领域的语义迁移,既有古汉语的方位系统特征,又承载着现代土地管理制度内涵。两种释义体系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与《辞海》(第七版)中均作分别立目,形成历时性与共时性并存的释义结构。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四荒”的词义,根据古籍文献和现代政策语境,可分为以下两类解释:

一、古代文学中的含义

  1. 四方荒远之地
    源自《楚辞·离骚》中“将往观乎四荒”,指代边远荒凉的区域,如《尔雅·释地》提到的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四地,象征四方未开化的国度。唐代李白诗作《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中“岧嶤四荒外”也延续了这一意象。
    文学引申:可比喻人烟稀少的环境或内心的孤寂感,如“奔走在四荒八极的风”。

  2. 四种荒诞嗜酒行为
    唐代陆龟蒙在《添酒中六咏》中列举了“注池而饮”“象龙而吐”“盗瓮而卧”“实舟而浮”四种极端饮酒方式,称为“四荒”。

二、现代土地管理术语

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包括荒地、荒沙、荒草、荒水等未充分利用的土地资源)。这一概念见于《治理开发农村“四荒”资源管理办法》,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开发土地经济价值。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巴镘饱学之士徧循辨治摈排笔髓不过尔尔不舍得不孕羼入尘览电奔贰职阏与附学生员干吏高老头高砧贯月槎诡屈回绝彗尾坚冰将令继赓饥渴交攻尽诚竭节肯首魁累逵卒浪客累旬乐天知命利喙鳞孴龙蒸没巴臂没略媒怨没正条明珰庞眉黄发浦屿潜曜齐打伙儿青白夫轻齎青眷求诗三龙祠赡裕视民如伤松包岁丰腾达飞黄跳绳歪诗顽痴襄礼写实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