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朴厚的意思、朴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朴厚的解释

[****** and loyal] 质朴诚厚

为人朴厚

详细解释

朴质厚道。 唐 骆宾王 《上兖州刺史启》:“ 宾王 淹中 故俗,体朴厚之弘规; 稷下 遗甿,陶礼义之餘化。” 宋 曾巩 《与杜相公书》:“伏以閤下朴厚清明,讜直之行,乐善好义,远大之心,施於朝廷而博见於天下。” 清 顾炎武 《书吴潘二子事》:“国初人朴厚,不敢言朝廷事,而史学因以废失。” 冰心 《去国·最后的安息》:“只见她也只有十三四岁光景,脸色很黑,衣服也极其褴褛,但是另有一种朴厚可爱的态度。”


朴实厚道。 唐 韩愈 《冬荐宫殷侑状》:“﹝ 殷侑 ﹞久从使幕,亮直著名,朴厚端方,少见伦比。” 宋 梅尧臣 《送谢师厚太傅通判汾州》诗:“ 晋 人朴厚自寡讼,软炊玉粒河鳞鲜。”《明史·唐枢传》:“从来发摘告訐之事,原不必出之敦良朴厚之人。”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朴厚”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人的品质或性格,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构成

基本解释

指人性格朴实厚道,待人真诚、不虚伪。例如:

使用场景

  1. 品德评价:常用于赞美他人真诚、谦逊的品格,如“他朴厚的性格赢得了信任”。
  2. 文学描写:古籍中多用于刻画人物,如唐代骆宾王曾用“体朴厚之弘规”形容敦厚民风。
  3. 日常交际:适用于形容亲友或同事待人友善、不浮夸的特质。

古籍例证

近义词与反义词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新唐书》《上兖州刺史启》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朴厚(pǔ hòu)的意思

《朴厚》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一个人品质纯朴而厚实。

拆分、部首和笔画

拆分:木+友

部首:木(mù)

笔画:8画

来源

《朴厚》这个词最早源自于中国古代文化,多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朴厚一词主要以木为基础,寓意一个人的品质如同木头一样纯朴、坚实。

繁体

繁体字为「樸厚」。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朴厚」这个词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不过,总体来说,它仍然包含了木作为主体的写法。

例句

1. 他是个朴厚的人,总是竭尽全力帮助他人。

2. 这位老师的教风朴厚,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组词

朴实、朴实无华、厚道、厚实

近义词

质朴、淳朴

反义词

虚伪、做作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