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带状的水流。 唐 骆宾王 《过故宋》诗:“池文敛束水,竹影漏寒丛。” 颜文选 注:“束水,束带之水也。”
(2).控制水势;约束水势。 明 潘季驯 《河议辩惑》:“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水不奔溢于两岸,则必直刷乎河底。” 明 袁宏道 《由水溪至水心崖记》:“乃就船,又十餘里,至 新湘溪 。众山束水,如不欲去。”
“束水”一词在汉语中有两层核心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带状的水流
指形态如束带般细长的水流。例如唐代骆宾王《过故宋》诗句“池文敛束水,竹影漏寒丛”中,“束水”即形容池水如束带般收敛流动。
控制水势
指通过工程或自然地形约束水流方向或强度。明代治水名臣潘季驯提出“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策略,即通过堤坝收窄河道,利用水流冲刷河底泥沙,防止淤积。
该词在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历史文献或特定语境。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治水策略或诗词用例,可参考《河议辩惑》《过故宋》等原文。
《束水》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用来束缚、约束水流的东西。
《束水》的部首是水,总共有5划。
《束水》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描述古人在治水方面所采用的措施和方法。
繁体字“束”和“水”分别是「"束"」和「"水"」。
古时候写“束水”的汉字写法并无太大变化,仍然是用现在的“束”和“水”两个字。
1. 为了避免洪水泛滥,他们用了各种方法束水。
2. 这个工具能够有效地束水,使得水流有序。
束缚、束手无策、水晶束
拦水、阻水、控水
放水、解水、放任水流
剥缺不朽苍颢草娘迟风椎胸跌足大老粗打冷战单方道友打折扣灯台不自照垫片断珪缺璧恩举耳鸣目眩故世花样获胜讲益僭慝剿戮佳语结节畸畯泾川静适竞骛津帖羁途口辞丽尔乱说论事文论友旅颜駡大街脉望马蜞破溃抢劫千里之任洽愿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清苍清出觑看让梨饶受赏赞蛇门侍弟衰斩鼠曲棠树腾跣天与人归望前夏浦矖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