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刑法名。以铁束颈,着以赤衣。 汉 王充 《论衡·状留》:“长吏妬贤,不能容善,不被钳赭之刑,幸矣。”《南史·袁昂传》:“幸因约法之弘,承解网之宥,犹当降等薪粲,遂乃顿释钳赭。”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攄愤鬱之辞,於钳赭之顷,号哀迫切,良亦勤矣。”
“钳赭”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一种刑罚制度,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该词由“钳”和“赭”两部分组成:
历史背景
作为古代刑法名,“钳赭”指对犯人施加铁钳束颈并令其身着赭衣的刑罚。例如《论衡·状留》提到“钳赭之刑”,表明其用于惩戒特定罪行。
文献例证
现代理解
现代语境中,“钳赭”已不常用,但可通过其构成字义引申为“束缚与惩戒”的象征,需结合具体文献理解。
建议参考汉典及《论衡》相关记载获取更详尽的古文例证。
《钳赭》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用钳子夹住或拧紧赭石。在古代,人们用这种方式来固定或调整物体。
《钳赭》的部首是金字旁(钅),是由丝字旁和金字旁组成的部首。它的总笔画数为13画。
《钳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赭石是一种红色的矿石,用于染色或绘画。钳子则是夹取或固定物体的工具。将这两个概念结合而成的汉字词语,就是《钳赭》。
繁体字中的《钳赭》为「鉗赭」。
古时候《钳赭》的写法为「鈐赭」。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形状和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现代用字逐渐取代了古代用字。
1. 他用铁钳赭住了木棍,使其保持平衡。
2. 赭石可以用来制作颜料。
钳钉、钳口、痛钳
近义词:夹取、夹紧、夹住
反义词:放松、松开、松弛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