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噬指的意思、噬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噬指的解释

典出《后汉书·周磐传》:“ 磐 同郡 蔡顺 ……少孤,养母。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 顺 不还,乃噬其指, 顺 即心动,弃薪驰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来,吾噬指以悟汝耳。’” 李贤 注:“噬,嚙也。”后以谓母子相眷念。 唐 骆宾王 《上吏部裴侍郎书》:“故寝食梦想,噬指之恋徒深;岁时蒸尝,崩心之痛罔极。” 王闿运 《皇朝追赠总督衔文节常公神道碑》:“迁 安徽 按察使,到未期月,以母疾告归终养。噬指方归,求医已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噬指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一、字义分解 "噬"在《汉语大词典》中释义为"咬啮",具有实际动作与象征性伤害双重含义;"指"指代人体末端肢体,《说文解字》注为"手指"的统称。二字组合构成动宾结构,字面指"啃咬手指"的具象行为。

二、典故溯源 该词源自《后汉书·周磐传》记载的"噬指弃薪"典故:东汉孝子蔡顺听闻母亲咬指召唤,立即弃柴归家,展现母子间的心灵感应。此典故被《二十四孝》收录,成为传统孝道文化的经典意象。

三、引申意义 在语言学发展中衍生出三层内涵:

  1. 亲情召唤:特指母子连心的感应现象
  2. 紧急征兆:喻示突发变故的预警信号
  3. 心理投射:现代引申为焦虑情绪的外化表现

文献来源:

  1.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1993)商务印书馆
  2. 范晔《后汉书·周磐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噬指”是一个具有历史典故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解释,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种:

一、传统典故来源(母子眷念)

源自《后汉书·周磐传》的故事:蔡顺年少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某日他外出砍柴时家中突有客人来访,母亲因急切盼子归来而咬破手指,蔡顺感应到异常后立刻返家。此典故被引申为母子间深厚的情感牵绊,表达亲情的心灵感应。

二、其他延伸解释

  1. 畏惧动作:在汉典中,“噬指”被解释为“因畏惧而咬手指”,用于形容紧张或恐惧时的下意识行为。
  2. 成语争议:部分非权威资料(如)将其解释为“用尖锐言辞批评他人”,但此说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是现代引申或误用。

使用建议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后汉书》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

别人正在浏览...

抱戴抃蹈不而怵殆耳轴发岁風湖子凤琶封岁寡瘦故众骇状殊形横濿鸿鶱凤立挥挥绛纱系臂兼容并蓄教职员戛云家宰具僚口形坤珍老妪能解乐善好义茫无所知冒度免囚漠北配边飘花疲竭贫薄弃恶欺陵祇园精舍扰扰如影随形杉赘拾地芥十二哲税居梳弄宋江松祏酸风覥然通脱木同心合胆望鹄台枉累忘形之交完人韦革握刀纹物气五镇衔愤衔羽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