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恕己及人的意思、恕己及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恕己及人的解释

对别人就像对自己一样宽恕。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恕己及人"是一个源自儒家思想的成语,其核心含义在于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一、字义与词义解析

  1. 恕:本义为“如心”,即“己心如人心”或“人心如己心”。《说文解字》释“恕”为“仁也”,段玉裁注:“为仁不外于恕…以己度人谓之恕。”意指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体谅他人的心意,是“仁爱”的具体表现方式之一。
  2. 己:指自身、自己。
  3. 及:达到、推及。
  4. 人:指他人、旁人。
  5. 整体含义:“恕己及人”指以宽恕、体谅自己的心去对待和包容他人。其精髓在于要求个体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能够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理解他人的处境和感受,从而以宽容、仁厚之心待人。

二、思想渊源与经典出处 该成语深刻体现了儒家“忠恕之道”中的“恕”道,是孔子“仁”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现代释义与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恕己及人”强调:

  1. 自我反省与宽容:在要求他人之前,先反省自身是否做到,并以宽容之心对待自己的不足。
  2. 换位思考与理解:在处理矛盾或评价他人时,主动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其动机和难处。
  3. 待人宽厚:基于理解和体谅,以宽厚、仁慈的态度对待他人,不苛责,不刻薄。
  4. 人际和谐之道:被视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睦的重要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四、引用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对“恕”及“恕己及人”词条的解释。来源:商务印书馆《汉语大词典》 (此为商务印书馆官网相关页面示例,具体词条内容需查阅该词典)。
  2. 《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来源: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论语》 (此为权威古籍数据库)。
  3.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对“恕”的注解:“推己及物,恕也。” 来源:中华经典古籍库(中华书局) (此为专业古籍资源平台)。
  4.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库” 对“恕”及“忠恕之道”的阐释。来源: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 (教育部主导的国家级项目)。

网络扩展解释

“恕己及人”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释义

指以宽恕自己的心态去理解和宽容他人,即推己及人,像原谅自己一样对待别人。


出处

最早见于晋代葛洪的《抱朴子·至理》:“慈心于物,恕己及人。”。唐代张说在《祭崔侍郎文》中也有引用:“欲人规己,恕己及人。”。


用法与特点

  1. 词性结构:动宾式成语,常作谓语或定语,感情色彩为褒义。
  2. 核心思想:强调“将心比心”,自己不接受的言行,不强加于人。
  3. 近义词:恕己及物、推己及人。

哲学内涵

这一成语体现了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观,主张通过自我反思来培养对他人的同理心。


示例

宋代曾巩《节相制》:“束发修身,有恕己及人之志。”。


如果需要更深入的文献考证,可参考《抱朴子》《全唐文》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憋皂闭门思过冲郁出汗悴颜达节洞天圣酒将军舵轮发笄峯颖符彩福尔赛世家公报私仇攻土工薪阶层海纳函辕获得活人驾鲤家马检奸矫法计策空峡老公嘴儿立瓜厉厉粒米束薪林虑浆六弦琴罗绮秘监缗纶嗫唲农殖篇页漂啮疋马奇错情趣曲巴却曲三气蛇伏神湛骨寒示波器食不充口石栗石头记苏海韩潮突发性途辙万代完活微昧文虎乌臼贤閤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