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符。 唐 王建 《赠溪翁》诗:“看日和仙药,书符救病人。”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茅安道》:“ 唐 茅安道 , 庐山 道士,能书符役鬼,幻化无端。” 明 高濂 《玉簪记·耽思》:“算命通神,书符最有灵。”
“书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释:
“书符”指画符,即书写具有宗教或法术意义的符号。该词由“书”(书写、文字)和“符”(符号、标记)组成,强调通过特定形式传递神秘力量或信息。
文字与符号的结合
“书”代表文字表达与传承,“符”象征特定标记或神秘符号。二者结合,既指书写工具或书籍,也特指道教、民间信仰中用于驱邪、祈福的符咒。
历史与文化意义
古代“书符”是知识传承的载体,也是宗教仪式的核心部分。例如,道士通过书符沟通神灵,唐代诗人王建在《赠溪翁》中写道:“书符救病人”,体现了其医疗与法术结合的用途。
“书符”不仅承载古代文字与符号的文化功能,更与宗教、民俗紧密关联。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既可指代书籍智慧,也可特指法术符咒的书写行为。
《书符》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用来写字的笔画。它可以指书法家使用的笔画技法,也可以指卜筮中用于卜辞的符号。
《书符》由“二”和“十”两个部首组成,共有12个笔画。
《书符》这个词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们使用符号来记录文字和信息,称之为“书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应用到书法和卜筮中。
在繁体中,书符的写法为「書符」。
在古代,书符的写法可能与现在稍有不同,但基本保持一致。这是因为汉字的演变并不剧烈,形状上的变化相对较小。
1. 他的书符技巧娴熟,字体工整而有力。
2. 通过书符,我们可以读懂古人的智慧和思想。
组词:书法、符号、写字
近义词:笔画、字体
反义词:潦草、鲁莽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