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收摄的意思、收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收摄的解释

(1).收捕。《三国志·魏志·国渊传》:“收摄案问,具得情理。”

(2).犹管束。《南史·侯安都传》:“部下将帅,多不遵法度,检问收摄,则奔归 安都 。”《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六年》:“ 柔然 紇升盖可汗 先不设备,民畜满野,惊怖散去,莫相收摄。”

(3).勾取。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中霤神》:“﹝余﹞见其庄僕 陈青 者,睡中多为阴府驱令收摄死者魂。”

(4).收聚。《花月痕》第七回:“此自是上牀时胡思乱想所致,便自收摄精神,扫除思虑,就也安然睡着了。” 茅盾 《动摇》五:“ 方罗兰 勉强收摄了精神。”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收摄”是一个多义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延伸,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词义

  1. 收捕
    指逮捕、捉拿。例如《三国志·魏志·国渊传》记载:“收摄案问,具得情理。”

  2. 管束
    表示约束、控制。如《南史·侯安都传》提到:“部下将帅,多不遵法度,检问收摄。”

  3. 勾取
    指通过某种方式获取,常见于描述阴司勾魂等超自然场景。例如宋代何薳《春渚纪闻》记载:“睡中多为阴府驱令收摄死者魂。”

  4. 收聚
    意为聚集、收敛。如例句:“读书不独变人气质,且能养人精神,盖理义收摄故也。”


二、引申用法

在佛教金刚乘(密宗)中,“收摄”被赋予更深层的修行含义,指通过脉、轮、气、明点等身体层面的修持,达到心身合一的境界。这一用法强调身体与心的协同作用,超越普通“管束”的范畴。


三、语境示例

若需进一步了解宗教或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上述来源网页。

网络扩展解释二

收摄

“收摄”是一个汉字词组,由两个字组成。第一个字“收”是一个动词,第二个字“摄”是一个动宾短语。

“收”字的部首是手,总笔画数为6。它是由“方”、“攵”两个部首组成的。它的拼音是shōu。

“摄”字的部首是手,总笔画数为13。它是由“攵”、“十”、“手”三个部首组成的。它的拼音是shè。

《收摄》这个词来源于古汉语,古文最常用于国策、官场方面。它可以指代政府或者领导者对某种情况或事务的控制和管理。

对应的繁体字是「収攝」。

在古时候,「摄」字有两种常见的写法。在甲骨文中,它的形状是一个手在推动一个十字标志。在金文中,它的形状则是一个手按住一个带有角状物体的物品。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领导者需要对市场进行收摄,以确保经济的稳定发展。

2. 政府应该加强对公共资源的收摄,以保障人民的利益。

一些与“收摄”相关的词语有:

1. 收拾:清理整理,使之井井有条。

2. 管理:对某种事务进行组织、控制和处理。

3. 控制:通过管理和操纵,使某种事物或情况遵循特定的规则或指导。

与“收摄”相反的词语有:

1. 散漫:无组织、无纪律,事物或情况杂乱无章。

2. 失控:无法被管理或控制,可能导致混乱或危险的情况。

总结来说,“收摄”是一个古代汉字词组,原指政府或领导者对某种事务的控制和管理。它的部首分别是手,因此它与手的动作和掌控相关。通过与其他词语的搭配和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