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操修的意思、操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操修的解释

道德修养。 宋 王禹偁 《滁州谢上表》:“臣粗有操修,素非轻易,心常知於止足,性每疾於回邪。” 宋 秦观 《谢及第启》:“敢不慎操修之方,明出处之致,庶期末路,获报明恩。” 明 李东阳 《不寐》诗:“誓存操修节,谨独戒未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操修"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古典色彩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通过持续的道德实践与自我约束来提升品德。该词由"操"与"修"两个语素构成:

  1. "操"取《汉语大词典》释义"操守、品行"之意,特指人在道德层面的持守;
  2. "修"据《说文解字》解作"饰也"引申为"修养、整治"之义,强调自我完善的过程。

从构词法分析,"操修"属于并列式合成词,体现中国古代"内外兼修"的伦理观。清代学者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中论及:"君子操修以立诚",说明该词常用于描述士人阶层的道德养成实践。现代语境下,"操修"多出现于学术论著中,用以指代系统化的品德培育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四书章句集注》记载朱子对"操存"概念的阐发,虽未直用"操修"一词,但其"持守本心,修治德行"的阐释与"操修"的词义高度契合。这种道德践履的理念,至今仍是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

网络扩展解释

“操修”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āo xiū,其核心含义指道德修养,强调通过自我约束与提升来完善品德。以下是详细解析:


词义解释

  1. 基本定义
    “操修”指个人在道德层面的修养与修行,包含对品德的锤炼、行为的规范以及心性的提升。

    • 例如宋代秦观在《谢及第启》中写道:“敢不慎操修之方,明出处之致”,即强调通过谨慎修养来明确处世之道。
  2. 字义分解

    • “操”:本义为“持、握”,引申为“掌控、实践”,如“操守”“操行”。
    • “修”:意为“修正、完善”,如“修身”“修德”。
      二者结合,体现通过实践与修正来提升道德境界。

文献出处与用例

  1. 经典文献

    • 宋代王禹偁《滁州谢上表》:“臣粗有操修,素非轻易,心常知於止足,性每疾於回邪。”
    • 明代李东阳《不寐》诗:“誓存操修节,谨独戒未萌。”
      这些用例均以“操修”表达对自身品德的严格要求。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文人的自述或劝诫语境,常见于谢表、书信、诗文中,体现对道德自律的重视。


“操修”一词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强调通过内在约束与外在实践达到品德的完善。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背景,可参考宋代至明代的文人作品(如、6的原始出处)。

别人正在浏览...

不阿层巢丛棘大得人心大象口里拔生牙雕薪额蹙心痛犯节梵字飞诏風胡感化丱髦官占鬼笑穷过破五还履横倒竖歪画旒昒漠捷报井地京广线京沈铁路井蛙之见进袭觭偶括羽两性巢琉璃眼罗汉床緑浦马马虎虎忙冗没合煞命籍沐雨经霜木质匿止女叔攀援皮毛屏归平米法庆父不死,鲁难未已青弦三樵豕虎传譌石家园视流霜谿税单铜身头儿屠夫餧人微小五兵无明夜闲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