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东海公的意思、东海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东海公的解释

(1). 隋 末农民起义军将领 高士达 自称之号。《旧唐书·窦建德传》:“ 士达 自称 东海公 ,以 建德 为司兵。”

(2). 清 代诗人 黄遵宪 自署之号。 钱仲联 《黄公度先生年谱》:“ 黄先生 遵宪 ,字 公度 ,别署 观日道人 、 东海公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东海公”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称谓,主要从以下角度理解:

  1. 爵位封号(核心含义)

    • 定义: “东海公”是中国古代爵位制度中的一种封爵称号,属于“公爵”等级。公爵是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最高一级(或与王爵并称的最高等级之一)。
    • 性质: 这个爵位通常由皇帝册封,授予宗室成员(皇族近亲)、功勋卓著的异姓大臣或地方实力派首领,以示恩宠、表彰功绩或进行笼络。受封者被称为“东海公”。
    • 来源依据: 爵位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正史(如《晋书》、《魏书》、《北史》、《新唐书》等)的纪、传、志中均有详细记载。例如,《晋书·简文三子传》记载了东晋简文帝之子司马彦章被封为东海王(王爵高于公爵,但制度类似)。(此处指代类似正史记载,具体链接需根据实际引用文献确定,如中华书局点校本《晋书》)。
  2. 具体历史人物

    • 指代特定人物: “东海公”常用来指代历史上真实受封此爵位的个人。例如:
      • 元顼: 北魏宗室,孝庄帝元子攸的兄弟,在孝庄帝即位初期(528年)被封为东海王(后进爵为王)。(参考《魏书·孝庄纪》、《北史·魏本纪》)。
      • 其他人物: 历史上不同朝代可能有多位受封“东海公”或“东海王”的人物,需根据具体语境判断所指。
    • 来源依据: 对具体人物的记载主要来源于官方正史、墓志铭、地方志等史料。
  3. 地理关联

    • “东海”的含义: “东海”作为爵号的一部分,直接来源于地理名称“东海”。
      • 古义: 先秦至汉代,“东海”所指范围较广,大致包括今黄海、东海海域,并可指代山东南部、江苏北部沿海地区(如秦汉时期的东海郡)。
      • 今义: 现代地理学上,“东海”特指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位于中国大陆、台湾岛、琉球群岛和九州岛之间。
    • 封地与爵号: 古代封爵常以封地(或象征性封地)命名。“东海公”意味着该公爵的封号与“东海”这一地域相关联,可能其封地(或食邑)在历史上的东海郡或东海国境内,或者取其地理方位象征意义。
    • 来源依据: 历史地理学研究著作(如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及古代地理志书(如《汉书·地理志》)对“东海”地域范围有详细考释。
  4. 文化意象(引申)

    • 象征意义: 在文学或文化语境中,“东海”常带有浩瀚、神秘、仙境的意象(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传说位于东海)。因此,“东海公”有时也可能被赋予一种超然或尊贵的文化联想。
    • 来源依据: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如《山海经》、《列子·汤问》)及诗词歌赋(如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徐巿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涉及东海求仙)中多有体现。

“东海公”主要指中国古代被皇帝册封为“公爵”、且爵号以“东海”命名的特定历史人物及其封爵称号。其核心含义是爵位封号,具体指向需结合历史人物和地理名称“东海”来理解。在文学文化中,也可能承载一定的地域象征或神话联想。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东海公”一词的详细解释,综合多个权威来源可知,该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历史人物称号

  1. 隋末起义将领高士达的称号
    高士达是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曾以“东海公”自称,并任命窦建德为司兵。此记载见于《旧唐书·窦建德传》。高士达活跃于河北地区,其起义活动为隋末乱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人别号
2.清代诗人黄遵宪的别称
黄遵宪(字公度)是晚清著名诗人、外交家,属于“诗界革命”代表人物。他自署“东海公”,并与“观日道人”等别号并用,反映其思想与地域文化关联。其代表作《人境庐诗草》融合新学思想,对近代文学影响深远。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哀兵必胜哀毁瘠立哀激隘角百兽薄慢边辽巢笙乘时彻查赤红吃明不吃暗大家庭德黑兰堤坝洞照断头路荰衡趸积遁流独笋牛阿其那泛澜烦缨府界富室给脸根心官正顾笔规程寒寠划划怀瑕画帷晦魄堲居靠身袴子料口令人齿冷临河欲鱼密层层扭动扭殴盘空披衿请降轻约丘园权杖宂率铁棓推挽脱累望顶秈稻相上细底谐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