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失职的意思、失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失职的解释

(1) [neglect one's duty]∶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

严重失职

(2) [unemployment]∶失业

详细解释

(1).失去常业;失所。《周礼·地官·大司徒》:“十日以世事教能,则6*民不失职。” 孙诒让 正义:“职谓四民之常职。”《史记·燕召公世家》:“ 召公 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伯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宋 司马光 《请更张新法札子》:“而 王安石 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致民多失职,閭里怨嗟。”

(2).怠忽职守;未尽职责。《左传·昭公七年》:“夫物物有其官,官修其方,朝夕思之。一日失职,则死及之。” 杜预 注:“失职有罪。”《诗·召南·采蘩序》:“夫人可以奉祭祀,则不失职矣。” 毛 传:“不失职者,夙夜在公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曾子开 封 曲阜 县子, 谢任伯 封 阳夏 县伯。 曲阜 ,今 仙源县 ; 阳夏 ,今 城父县 ,方疏封时,已无二县矣。司封殆失职也。”

(3).失去职权。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 光武 中兴,身亲庶务,事归臺阁,尚书始重,而 西汉 公卿稍以失职矣。”

越职。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八:“召学士 王禹玉 草制, 禹玉 辞曰:‘当使舍人院草敕尔,学士非所预,不敢失职也。’”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失职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失职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指未按规定履行自身职责,属于严重的工作过失。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三层:

一、核心定义

  1. 职责缺失

    指公职人员或特定岗位人员未能完成法定或约定职责,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未履行应尽的责任”。

  2. 行为性质

    区别于无心失误,强调对岗位义务的消极对待或故意疏漏,如《汉语大词典》释为“玩忽职守,未尽职责”。

二、近义概念辨析

三、典型使用场景

  1. 行政管理领域

    政府官员因未落实政策造成公共利益受损,如“防汛失职导致灾情扩大”。

  2. 职业伦理范畴

    医生未按规范诊疗、教师疏于学生安全管理等,均属典型失职行为(《职业伦理辞典》示例)。


权威来源依据:

网络扩展解释

“失职”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具体差异,以下是综合解析:

一、基本定义

  1. 核心含义
    指担任职务的人未履行应尽职责,表现为工作疏忽、不负责任或未按规定完成任务。例如:医护人员未及时救治患者、教师疏于管理学生等。

  2. 历史语境中的扩展义
    在古代文献中,“失职”还曾表示“失业”或“失去常业”,如《周礼》提到“民不失职”,即保障百姓有稳定职业。但这一含义在现代使用较少。


二、法律层面的界定

  1. 与“渎职”的区别
    • 失职:通常指一般工作人员因疏忽或未尽责导致单位损失,属于工作过失。例如:仓库管理员未检查设备导致火灾。
    • 渎职:特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徇私舞弊,造成国家或人民利益重大损失,属于违法行为,需承担刑事责任(如《刑法》第397条)。

三、词源与文化背景

  1. 文献溯源
    该词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七年》“一日失职,则死及之”,强调职责的重要性。另在《史记》等典籍中,多用于描述官员未尽职责的情形。

  2. 社会批评意义
    常用于批评公职人员或管理者不负责任的行为,如宋代司马光曾用“失职”指责王安石变法中的政策失误。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法律案例或具体用法,可参考、4中的法律条文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按法澳门币麃鹿别鹤离鸾蝉衣伧才齿弟储思词仙酢败存积刀下留人犊鼻騧独居飞抢赶罗隔条公举工楷观察哨寒地花局回向螹胡颉地颃空禁宝旌闾尽勾锦胸绣口觉晧楷体空户来假来辕廉度梁糲里布戾狠吏门罗縠篣捶匏勺灊庐让帝柔逊三冠上冬赏号沈寥十住首创曙钟宋玉东墙推演外功微绡袭蹈械槛歇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