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是正的意思、是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是正的解释

订正;校正。《后汉书·安帝纪》:“詔謁者 刘珍 及五经博士,校定 东观 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 三国 吴 韦昭 《<国语解>叙》:“及 刘光禄 於 汉成 世始更考校,是正疑谬。” 宋 曾巩 《<金石录>跋尾·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 永叔 於学博矣,其於是正文字尤审。” 清 魏源 《孟子年表考二》:“后人不知是正,反改《孟子》以就之,故曰舍经徇史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是正”是汉语中具有复合语义的动词性结构,在历史语用中呈现两个核心义项:

一、校正文本讹误 该词最早见于东汉典籍,表示对文献谬误的考订修正。《后汉书·安帝纪》载“诏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此处特指校勘学范畴的文本纠错。清代朴学家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中强调“凡经之文,当是正其传写之讹”,体现其在学术考据中的专业应用。

二、辨明是非曲直 引申义指对事理的裁断辨正,《宋史·刑法志》记载“委大理寺是正其罪”,此处指司法领域的案情核实。明代学者焦竑在《焦氏笔乘》中提出“是正邪说,当先明道统”,强调在思想论辩中的价值判断功能。

词源学解析: • “是”取《说文解字》“直也,从日正”之本义,含肯定判断; • “正”据《尔雅·释诂》“长也”,引申为规范标准。二字复合构成动补结构,完整表述“使…归于正确”的语义逻辑。

(文献来源:1.《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1992版;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编;3.《说文解字注》段玉裁;4.《中国古代语言学文献集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是正”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shì zhèng,主要含义为订正、校正,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释义

2.结构分析

3.应用场景

4.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正”的详细释义或具体用法,可参考权威词典或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半脱产北半球犇凑表征残苛茶花赋瞋駡迟暮之年赤兽慈侍大黄鱼呆容单干户大墙反异纷委该死敢勇当先鸽子笼乖剌贵信国律还辕訇隐兼裳久持祭主溘逝料应离披炉鞴卢仝禄运马适訬訬密附明楼瞑瞑牧群娘舅蟠木铅黄前家起影任所荣吝肉猪商路升甲枢掾探篹套衫,套衫儿逃身拓造途水烓灶乌老午暑享鼎谢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