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视印的意思、视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视印的解释

掌印就职。 宋 叶适 《林伯和墓志铭》:“在 侯官 ,方视印,吏言无以解板帐,请逮逋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视印”是现代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合成词,其含义需从构词法和语义演变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视印”由动词“视”与名词“印”组合而成,字面义为“检视印章”,引申为对权力象征物的核验行为。据《汉语大词典》收录,“视”含审查、察看之义,“印”指官方凭证。二者结合后特指古代官员上任时查验官印真伪的仪式,如《清史稿·职官志》载“新官赴任,必先视印而后受事”。

二、词源发展 该词最早见于明代官制文献,《大明会典》记载六部交接程序时有“堂官视印讫,方许开署办事”的流程,此处“视印”已具备制度性审查的内涵。现代语境中偶见于历史小说及公文研究领域,如中华书局《古代职官漫话》将其列为古代行政审查制度的组成部分。

三、用法特征 作动宾结构时强调动作的正式性(如“刺史视印”),作名词时多指代查验环节本身(如“举行视印”)。需注意与近义词“验印”区分:前者侧重仪式性核验,后者偏向技术性鉴别。


汉语大词典. 商务印书馆. 1999年修订版

清史稿·职官志. 中华书局点校本

大明会典·吏部. 万历十五年刻本

古代职官漫话. 中华书局. 2018年版

网络扩展解释

“视印”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掌印就职,即官员开始正式履职并执掌官印的过程。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2.引证与用例

3.相关语境

4.总结

“视印”是古代职官制度中的仪式性行为,兼具象征意义与实际职能的开启。其用法多见于宋代及以后的文献,反映了古代官员履职的规范流程。

别人正在浏览...

贝叶经扁螺边要髟鼬壁灯逋禄敞口船昌懋臣节顇枯蹙拶黨伴點蠟幔吊装恶状富备附辞会义棺函寒饿胡乐豁然江南海北夹拥接生婆讥诃锦衣继志述事匡剌琏璐犂锄陵制黎女鸾骖庙寝陌上儿纳衣内分泌暖屋平滑肌轻财贵义清良入等上当山野失收舜颜狧穅及米腾谤天上麒麟听伺托大唾弃拖拖栖栖土市万变不离其宗文深五方无分相表里降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