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示飨的意思、示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示飨的解釋

示意祭獻。《漢書·終軍傳》:“今郊祀未見於神祇,而獲獸以饋,此天之所以示饗,而上通之符合也。” 顔師古 注:“以饋謂充祭俎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示飨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主要用于古代祭祀語境。以下從構詞、釋義及典籍用例角度進行詳細分析:


一、單字釋義

  1. 示(shì)

    • 本義:源自甲骨文,象形為祭祀台(一說為神主牌),《說文解字》釋為“天垂象,見吉兇,所以示人也”,引申為神靈顯現、昭告。
    • 祭祀關聯:在甲骨蔔辭中,“示”直接指代先王神主,如“大示”(直系先王)、“小示”(旁系先王)。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甲骨文字典》徐中舒著。

  2. 飨(xiǎng)

    • 本義:《說文·食部》釋為“鄉人飲酒也”,金文象二人對坐共食。後專指以酒食獻祭神靈祖先,《禮記·郊特牲》鄭玄注:“飨者,歆其氣也。”
    • 核心含義:神靈享用祭品,引申為祭祀宴獻儀式。

      來源:《說文解字注》段玉裁;《周禮正義》孫诒讓。


二、複合詞“示飨”釋義

“示飨”為動賓結構,指通過祭祀儀式向神靈或祖先展示祭品,祈求其降臨享用,強調祭祀中“神人溝通”的核心目的。


三、文化内涵與演變

  1. 宗教意義:

    商周祭祀中,“示”代表神靈在場,“飨”強調神靈接受獻祭,二者結合體現“祭中有享,享中有應”的信仰邏輯(《殷墟蔔辭綜述》陳夢家)。

  2. 引申用法:

    後世文獻中,“示飨”可泛指莊嚴的祭祀行為,如《宋史·禮志》載“冬至圜丘,示飨昊天”。

    來源:《殷墟蔔辭綜述》中華書局;《宋史》點校本。


參考文獻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影印本。
  2.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3. 《十三經注疏》(毛詩、儀禮、禮記),中華書局2009年。
  4. 陳夢家《殷墟蔔辭綜述》,中華書局1988年。
  5.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1989年。

(注:古籍原文可通過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中華經典古籍庫線上查閱;學術著作需參考權威出版社紙質或授權電子版。)

網絡擴展解釋

“示飨”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祭祀活動中的特定行為。根據多來源考證,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意為“示意祭獻”,即通過某種形式(如擺放祭品、儀式動作)向神明或祖先表達供奉的意圖。

  2. 字義拆解

    • 示:表“展示、示意”,《說文解字》釋為“天垂象,見吉兇,所以示人也”。
    • 飨:原指用酒食款待賓客,引申為祭祀時以食物供奉神靈。

二、典籍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漢書·終軍傳》記載的祭祀場景:“今郊祀未見於神祇,而獲獸以饋,此天之所以示饗,而上通之符合也。”顔師古注:“以饋謂充祭俎也。”

三、用法與擴展

四、現代應用

當代使用較少,多見于古籍研究或曆史文學創作中,需注意結合具體上下文理解其儀式性内涵。

别人正在浏覽...

哀慽白鵊鳥白帽搬捵邦倗北阮便了避匿碧瑤樹波俏波籞不足介意超用乘時乘務員誕澀刁婆逢累豐上各白世人拱護共同語言沽譽釣名皓天槐行戶樞不朽賈物及第成名金雞消息愧悚老窮兩廈列置曆辘領押臨岐柳三變離榭羅酆荦峃籙圖旅葵沒事人目綱遷卻企遲氣炎曲穴灑筆啬年倏眒松仁隨地隨時濤濑條鳎題衣偷聲細氣沱汜外妹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