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失命的意思、失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失命的解释

违误命令。《左传·昭公十三年》:“王问 犫櫟 ,﹝ 枝如子躬 ﹞降服而对,曰:‘臣过失命,未之致也。’” 杜预 注:“降服,如今解冠也。谢违命。” 孔颖达 疏:“言臣罪过,漏失君命。”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失命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词源学和历史文献两个维度解析:

一、字义构成 "失"的本义指违背或遗失,《说文解字》释为"纵也",后引申为丧失、违背之意。"命"在甲骨文中象人跪听令状,本义指上级指令,《汉语大词典》注为"差使、政令"。二字组合形成"违背命令"的原始义项。

二、文献用例

  1. 违令义项 《左传·宣公十二年》载:"失命不孝,此谓失德"(《十三经注疏》),此处指违背君命的行为。东汉郑玄注《周礼》时强调"失命者,违上命也",明确其行政指令属性。

  2. 亡身义项 《汉书·五行志》"人失其命则死"(中华书局点校本),此处"命"指生命体征。唐代孔颖达疏《尚书》云:"失命犹亡身",该用法多见于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素问》有"失命者形弊"之说。

三、语义演变 宋代《广韵》将二字分注,至清代《康熙字典》始立专条,现代《辞源》修订本归入"违令"主项,《汉语大词典》则并列两义。值得注意的是,在出土文献中,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载"失命者赀甲",印证其法律术语属性。

网络扩展解释

“失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失命(拼音:shī mìng)的核心含义是“违误命令”,即未能正确执行或遗漏上级的指令。这一解释源自《左传·昭公十三年》的记载:

王问犫櫟,﹝枝如子躬﹞降服而对,曰:“臣过失命,未之致也。”
杜预注:“降服,如今解冠也。谢违命。”孔颖达疏:“言臣罪过,漏失君命。”

此处“失命”指臣子因疏忽未能传达君主的命令,需脱冠谢罪,体现了古代对命令执行的严格性。


二、字义分解

  1. 失(shī):
    • 本义为“丢失、违背”,如“失信”“失约”。
  2. 命(mìng):
    • 指“命令”或“生命”,此处取“命令”义。

三、其他语境中的引申

在部分文学作品(如宋代诗词)中,“失命”与“丧身”连用,形成“丧身失命”的搭配,引申为“失去生命”。例如:

“缠涉有无,丧身失命”(释慧开《颂古四十八首》)
“丧身失命知多少,满地如今号菜花”(释印肃《畏爱兼抱》)

但这种用法更偏向文学表达,并非该词的本义。


四、使用注意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左传》原文或权威古籍注疏。

别人正在浏览...

包世臣贲龟遍历不阕偿达成双成对酬德大姜大课蛋子倒座儿颠偾滇剧敌礼返跸纷纭杂沓官声寡尤贵贱咍口黄本践言僭恣搅断季肋京戏镌椠狙诡据旅攈载冷厉寮宰林池令邦轮指旅店猫头鞋拍马屁庆牍轻诺忍耻含垢日升月恒三不主义三估上浑仪升堂拜母石碛首恶庶征天浆岧崹铜梁土坎拓里王范文无五果详曲校试卸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