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款曲周至”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释:
指待人接物时态度殷勤周到,照顾细致入微,体现出对对方的重视与关怀。多用于描述人际交往中的体贴与周全。
出自《三国志·魏志·郭淮传》:
“淮辄先使人推问其亲理,男女多少,年岁长幼;及见,一一知其款曲,讯问周至。”
描述郭淮在接待宾客前详细询问对方家庭情况,见面后关怀备至,体现其细致入微的态度。
“他待人接物款曲周至,深得朋友信赖。”
“款曲周至”强调人际交往中的细致与用心,既有历史典故支撑,也适用于现代语境。使用时需注意读音差异(“qǔ”更常见),并参考权威文献。
款曲周至(kuǎn qū zhōu zhì)是一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的水平很高,达到了极致、完美的境地。
款(13画):⻤(8画)+ 人(2画)+ 冂(2画)
曲(6画):曰(4画)+ 曰(2画)
周(8画):⻏(4画)+ 口(3画)+ 川(1画)
至(6画):臼(6画)
《淮南子·人间训》:“声尽于曲而调秀,辞达于款而曼者为和。”这句话用来形容作品音乐曲调旋律非常优美,词句妙曼动听。后来就演变成了现在的成语。
款曲周至(kùhn kūk jāu ji)
款:歀
曲:麴
周:
至:䖙
他的诗歌作品款曲周至,用词工整,意境深远。
款识、音乐曲调、诗经
工于心计、精雕细琢
粗制滥造、草率从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