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ngible achievement] 实际的成绩;成果
(1).实际事业;事实。《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贪顾江湖陂泽之险,纳探报之虚言,缓经营之实绩,倚 长江 为可恃,幸敌人之不来。” 伧父 《立宪运动之进行》:“清单内仅以筹办釐订等敷衍之词,空列条项,本无实绩可举。”
(2).实际成绩。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从一*********年五月起,《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陆续的出现了,算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 柯灵 《向拓荒者致敬》:“作为无产阶级文艺的拓荒者, 阿英 同志为后人作出了榜样,也留下了垦殖的实绩。”
“实绩”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í jì,其核心含义指实际的成绩或成果,强调通过具体行动取得的可验证效果。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实际成果
指在具体工作中取得的真实成效,而非表面或虚化的成绩。例如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小说二集序》中提到《狂人日记》等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
应用场景
多用于评价个人或组织的工作成效,尤其常见于对领导干部、团队绩效的考核中,强调具体、可量化的成果。
与“业绩”的区别
“业绩”侧重长期综合表现,常用于概括性评价;而“实绩”更强调短期内可验证的具体成果,如年度考核中的项目完成情况。
语言特点
该词属于中性表达,可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例如:“政府工作报告需列举民生改善的实绩”。
实绩(shí jì)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实”和“绩”两个字组成。它是一个名词,表示一个人或事物的真实成绩或实际表现。
“实”字的部首是“宀”,意思是房屋。它总共有8个笔画。
“绩”字的部首是“纟”,意思是纺纱。它总共有9个笔画。
“实绩”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它的繁体形式为「實績」。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以“实绩”为例,古代有时写作“實績”,也有时写作“實積”,不过它们都代表着相同的含义。
1. 他在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实绩,受到了公司的肯定。
2. 这个项目的实绩非常出色,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实绩可以组成其他词语,例如:
1. 实绩突出(表现突出)
2. 实绩考核(根据实际表现进行考核)
3. 实绩优秀(成绩优秀)
近义词:成果、业绩、功绩
反义词:虚名、空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