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参谋军务。 明 方以智 《通雅·官制》:“今之参将,本参戎之意也。”
(2). 明 清 武官参将,俗称参戎。 明 李贽 《追述潘见泉先生往会因由付其儿参将》:“夫文武不同,而忠孝则一……况堂堂国之参戎歟!”
“参戎”一词的释义可综合多个来源分析如下:
参谋军务
指参与军事谋划或管理军队事务的职责,常见于明代文献。例如明代方以智在《通雅·官制》中提到“今之参将,本参戎之意也”。
明清武官称谓
明清时期,“参戎”是武官“参将”的俗称,属于镇守边区的统兵官,职位次于总兵、副总兵。例如明代李贽在文书中称参将为“堂堂国之参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通雅·官制》《追述潘见泉先生往会因由付其儿参将》等原始文献。
《参戎》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参加战争或参加军事行动。该词常用于形容壮烈的战争场面,或表示参与战斗的英勇和牺牲。
根据《康熙字典》,《参戎》的拆分部首是“又”,拼音为“cān”,总笔画数为15画。
《参戎》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战争文化。在古代,戎指的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代称,而参戎则是指参与与这些游牧民族的战斗。随着时间的推移,参戎逐渐成为描述任何战争军事活动的汉字词语。
参戎的繁体字是「參戎」。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古时候的参戎可能写作「參戎」,但随着汉字书写规范的变化,现代写法为「参戎」。
1. 他年轻时曾参戎沙场,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2. 这位将军以勇敢参戎而闻名。
1. 参戎者:指参与战争或军事行动的人。
2. 参戎急:形容参与战斗的紧急和紧张状态。
近义词:参战、出征、参与战斗
反义词:和平、和谐、秩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