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頽俗的意思、頽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頽俗的解释

颓败的风俗。《后汉书·胡广传》:“ 广 才略深茂,堪能拨烦,愿以参选,纪纲頽俗,使束脩守善,有所劝仰。”《魏书·游明根传》:“卿独秉冲操,居今行古,有 魏 以来,首振頽俗。” 明 张居正 《三辞恩命疏》:“贪进之戒,臣先犯之,何以率先百僚,表正頽俗?” 胡韫玉 《舜水先生祠落成敬赋》诗:“俎豆奉典型,力与頽俗抗。”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頽俗”是一个汉语词汇,现多写作“颓俗”,指颓败、衰败的社会风俗。以下是详细解释及用例:

  1. 基本定义
    由“颓”(衰败、坍塌)和“俗”(风俗、习气)组合而成,强调社会风气的败坏或道德规范的丧失。例如《后汉书·胡广传》提到“纪纲頽俗”,即通过整顿纲纪来纠正颓败的世风。

  2. 历史文献用例

    • 东汉:《后汉书》记载胡广“拨烦”以对抗頽俗,体现儒家整顿社会的理念。
    • 北魏:《魏书》称游明根“首振頽俗”,指其率先扭转衰败风气。
    • 明代:张居正在奏疏中以“表正頽俗”表达对官场风气的批判。
  3. 近现代延伸
    胡韫玉的诗句“力与頽俗抗”延续了该词的用法,暗含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反思。

  4. 现代使用建议
    该词属书面语,现代语境中较少使用,多用于描述历史或文化批判场景,如学术讨论、文学创作等。

注意:需区分“頽俗”与“麤俗”(粗野庸俗,见),二者含义及使用场景不同。

网络扩展解释二

頽俗 的意思

頽俗是一个汉语词语,指的是言谈行为等不合乎礼节规矩,举止粗俗、庸俗的态度或表现。一个人如果被形容为頽俗,通常表示他的行为品味低下,缺乏教养和修养。

頽俗 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頽俗由16个笔画组成,是一个由「页」和「∥」两个部首构成的词语。

頽俗 的来源

頽俗一词源自于古代文献《礼记·曲礼下》中的一句话:“鼓琴鼓瑟,舞田舞邑,南面而歌,可谓得乐;而顽俗好淫声,此其不得乐也。”此处的「顽俗」指的是庸俗的举止和悦耳的音乐。

頽俗 的繁体字

頽俗的繁体字为「頹俗」。

頽俗 的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頽俗的写法为「頹俗」或「頽肃」。

頽俗 的例句

1. 他的言行举止十分頽俗,缺乏文化修养。
2. 这种庸俗电视节目充斥着頽俗的笑话和低下的娱乐内容。

頽俗 的组词

頽俗的相关词语有:頽廢、頽微、頽像、頽圯等。

頽俗 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頽俗的近义词包括:庸俗、低俗、粗俗;反义词包括:文雅、高雅、斯文。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