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投石拔距的意思、投石拔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投石拔距的解释

见“ 投石超距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投石拔距"(或作"投石超距")是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一种军事训练项目,用以形容士兵的勇武和力量。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字面含义

    • 投石:指投掷石块,训练臂力与精准度。
    • 拔距(或超距):"拔"意为跳跃,"距"指距离,合指跳跃障碍或远距离腾跃,考验腿部爆发力与身体敏捷性。

      注:部分典籍中写作"超距",二者含义相通。

  2. 整体释义

    该词泛指古代士兵通过投掷重物、跳跃障碍等方式进行的体能训练,后引申为军事素质过硬、勇猛善战的象征。


二、历史背景与典籍出处

  1. 《汉书·甘延寿传》记载

    西汉名将甘延寿因"投石拔距"能力出众被选为羽林郎:"延寿……以良家子善骑射为羽林,投石拔距,绝于等伦。"(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卷七十)

    此处描述其通过体能测试脱颖而出,彰显个人武勇。

  2. 《史记》中的关联记载

    虽未直接使用该词,但《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载秦军训练"厚其操场,习投石超距",印证此类训练在战国时期已普及。


三、文化引申与用法

  1. 象征意义

    古代文献多以此词形容军队精锐,如《后汉书》称将领臧宫"投石拔距之材,列于禁卫"。后扩展为对个人体魄强健、技能超群的赞誉。

  2. 现代应用

    成语使用较少,但见于历史研究及文学作品中,如:"这支军队投石拔距,堪称虎狼之师。"


四、学术考辨

  1. "拔距"与"超距"之辨

    清代学者王先谦在《汉书补注》中指出:"拔距,犹超距。拔、超义同。"认为二者为同义异写。

  2. 训练形式考据

    据《中国军事通史》(军事科学出版社),"投石"可能模拟抛掷滚木礌石守城,"拔距"则类似今日障碍跑,属冷兵器时代基础战技。


参考文献

  1. 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甘延寿传》,中华书局,1962年。
  2. 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
  3. 王先谦,《汉书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
  4. 军事科学院,《中国军事通史·秦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
  5.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投石超距"条,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引用标注以权威出版社纸质文献为准;现代研究文献可参考中国军事数字图书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数据库检索。)

网络扩展解释

“投石拔距”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tóu shí bá jù,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指古代军队中的习武练功活动,与“投石超距”同义。原意是通过投掷石块、跳跃等体能训练来增强士兵的战斗力,后引申为军事训练或竞技活动的代称。

词源与典故

出自《汉书·甘延寿传》:“投石拔距,位于等次。” 描述汉代名将甘延寿年轻时因擅长此类训练而晋升的事迹。这里的“投石”指投掷石块,“拔距”一说为跳跃(类似跳远),另一说为比试腕力。

用法与特点

  1. 词性:作宾语、定语,多用于书面语。
  2. 近义词:投石超距。
  3. 辨析:部分资料(如)将其解释为“通过巧妙手段解决差距问题”,但主流权威来源(如《汉书》、沪江词典)均以军事训练为本义,可能前者为延伸或误用。

扩展说明

该成语反映了古代军事训练的严格性,例如《汉书》中提到甘延寿因训练表现优异,从羽林军晋升为郎官。类似成语还有“以卵投石”(比喻不自量力)等。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书》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沪江词典、搜狗百科)。

别人正在浏览...

半导体二极管北向户迸水边符标准件别愁播谪不耦藏鈎唱对台戏诚令斥币蹴圆单词旦会阇里法刑风清月皎感励海兽鹤散焕目诨衣疆疆戒归接穗积重难反獧佻决死军费军市跨度酷吏罗纨眇风难言挠挠旁骑破家丧产蔃莍企踵奇中阕勾衢塞识虑室女座狩猎首战告捷四姓送腊岁报溯滩鶗鴃痛愍图谋无资下钓子乡利倍义鮝鱼写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