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投鞭的意思、投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投鞭的解释

(1).扔掉马鞭。借谓下马。《三国志·魏志·孙礼传》:“帝猎於 大石山 ,虎趋乘舆, 礼 便投鞭下马,欲奋剑斫虎。” 宋 王安石 《王村》诗:“揽轡联貂帽,投鞭各酒巵。”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董如彪》:“ 葛封 弃鎗投鞭,涕泣叩马而諫。”

(2).见“ 投鞭断流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投鞭”一词在汉语中有两层主要含义,需结合不同文献和典故进行解释:

一、字面含义:扔掉马鞭,下马行动

该用法常见于历史记载,如《三国志·魏志·孙礼传》中描述孙礼为救驾“投鞭下马,欲奋剑斩虎”。宋代王安石《王村》诗“投鞭各酒巵”也沿用此意,指下马饮酒的动作。

二、成语典故:投鞭断流

源自《晋书·苻坚载记》,前秦苻坚自夸兵力强盛:“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后以“投鞭断流”比喻军力强大、人马众多,如:

  1. 辛弃疾《水调歌头》用“谁道投鞭飞渡”暗指苻坚南侵典故;
  2. 《幼学琼林》直接引用“投鞭可以断流”形容兵力优势。

需注意:

部分非权威资料(如)提到“投鞭”表示愤怒或激动,但此说法未见于权威典籍,可能是对个别语境的误读。建议以《三国志》《晋书》及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用法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投鞭》是什么意思

《投鞭》是一个成语,意为投掷长鞭,原指骑兵放箭时舞动长鞭,后引申为以暴力手段压迫、迫害他人。

拆分部首和笔画

《投鞭》这个词共有两个字,分别是“投”和“鞭”。其中,“投”的部首是手,笔画数为7;而“鞭”的部首是革,笔画数为18。

来源

《投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最早见于唐代韩愈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君驷诚逸散,世事纷未宁。但令志不从,革鞭任腥膻。”其中的“革鞭”即为“投鞭”的古代写法。

繁体

《投鞭》的繁体写法为「投鞭」。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有所变化。《投鞭》在古代的写法为「投」写作「㑚」或「仝」,而「鞭」写作「韞」或「鞳」。

例句

他用权力投鞭,迫害无辜的人。

组词

组词:投机、鞭策、投合、投奔、鞭长莫及。

近义词

近义词:压迫、欺压、迫害。

反义词

反义词:宽容、宽厚、体谅。

别人正在浏览...

安重摽抶鼻须博衍步爵尝汤戏搀燕诚伪眵眼斥闉出继出奇黜逐词锋梵楼風塵外物风法富重公民构奸广陵涛刮眼国志劾系红丸案宦辙剂调极口项斯巾笈矜贫救厄进贤星溃延冷杯冷颤脸无人色烈直里胥珑珑骆谷慢动作明矑明祇平端凭居轻蝉耆训戎行僧斋烧酒世代簪缨兽伏四解碎尸万段速碌碌太史令天华晩歇闲邑小派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