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同心的意思、同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同心的解释

(1) [with one heart]∶思想或认识一致

同心同德

(2) [concentric]∶共一中心或核心

同心圆

同心度

(3) [common wish]∶共同的心愿;心思相同

神佛原有同心

(4) [cherish the same ideals and follow the same path]∶志同道合;情投意合

昔时同心人,今日两离分

详细解释

(1).齐心。《易·繫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唐 杜甫 《提封》诗:“提封 汉 天下,万国尚同心。” 明 李贽 《又答石阳太守》:“我二人老矣,彼此同心,务共证盟千万古事业,勿徒为泛泛会聚也!”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依我说,大家同心合作!”

(2).共同的心愿;心思相同。《孟子·告子上》:“欲贵者,人之同心也。”《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众女子相见毕,説道:‘正要来看十八姨,为主人留坐,不意姨至,足见同心。’” 清 李渔 《怜香伴·神引》:“[生]使者到此,莫非为 崔 曹 二女作合么?[小生]然也。[生]可见神佛原有同心。”

(3).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唐 李德裕 《鸳鸯篇》:“君不见昔时同心人,化作鸳鸯鸟。” 清 李渔 《巧团圆·剖私》:“怎奈侣伴虽多,同心却少。”

(4).引申为知己。 唐 王维 《送别》诗:“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

(5).指同心结。 唐 长孙佐辅 《答边信》诗:“挥刀就烛裁红綺,结作同心答千里。” 宋 郑文 妻 孙氏 《忆秦娥》词:“闲将柳带,试结同心。” 明 刘基 《双带子》诗之二:“结得同心欲寄郎,还将双带刺鸳央。”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从今后必再要与你订山盟海誓全,必再要挽同心情更欢。”详“ 同心结 ”。

(6).指共一个中心或核心。 南朝 梁简文帝 《对烛赋》:“於是摇同心之明烛,施雕金之丽盘。” 唐 韩翃 《送王少府归杭州》诗:“葛花满把能消酒,梔子同心好赠人。” 宋 梅尧臣 《杨乐道留饮席上客置黄红丝头芍药》诗:“万丝必同心,千叶必同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同心”一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层面的释义,结合权威词典及文献说明如下:

一、核心释义:思想、意愿或目标一致

指不同个体之间心意相通,志向、想法或目标完全契合。

来源依据: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释义为“齐心,想法、行动一致”。

经典用例:

《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比喻团结协作可克服困难。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同心于戎事。” 指君臣协力备战。

二、引申义:共同的心愿或情感

强调共享的情感或愿望,常用于表达深厚情谊。

来源依据: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收录“同心结”“同心酒”等词,象征情感交融。

文学典例:

汉乐府《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表达恋人分隔的哀愁。

三、几何学术语:同一中心的

数学中描述多个圆或环共享一个中心点。

来源依据:

《数学名词》(科学出版社)定义“同心圆”(concentric circles)为圆心重合、半径不同的圆。

科学表述:

几何学中,同心圆的半径关系可表示为:

$$ begin{align}

x + y &= r_1

x + y &= r_2 quad (r_1 eq r_2)

end{align}

$$

四、文化象征:和谐与团结的意象

古代以“同心结”“同心锁”为信物,寓意紧密联结。

历史记载:

《玉台新咏》载梁武帝诗:“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 体现婚恋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同心”融合了精神契合、情感共通与科学概念,其权威释义及用例印证了汉语文化的深度与跨领域适用性。

网络扩展解释

“同心”一词的释义可从多个维度展开,以下为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齐心、共同目标
    指思想或行动一致,如“同心同德”“同心协力”,强调群体为同一目标凝聚力量。例如《易经》提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2. 共同心愿或情感
    形容人与人之间心意相通,如夫妻、知己等关系。古诗中“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即表达情感共鸣却被迫分离的惆怅。

二、引申意义

  1. 志同道合与情投意合
    常用于描述朋友、伴侣间的契合,如唐代李德裕诗句“昔时同心人,化作鸳鸯鸟”。

  2. 象征物与结构概念

    • 同心结:传统工艺品,象征坚贞爱情。
    • 几何概念:如“同心圆”,指共享同一中心的圆形结构。

三、应用场景

四、其他语言释义

“同心”既是情感纽带,也是行动准则,贯穿于文化、生活与学术领域。

别人正在浏览...

阿柄背道而驰辩察秕谷擦坐朝岚冲静德全鹗龟方纪方谨方枘圜凿匪什覆手盖帽儿高任更直横草不拏,竖草不拈环靶黄花岗起义滑头浑屯狐裘尨茸护书架话家生婢肌觉凈觉惊神破胆浸浸机群继嗣魁硕砬子冷语冰人龙韬鸾闺名存实亡溟茫穆公,缪公目目相觑盘获澎湃伾扢洽足倾挤顷久遒炼饶有风趣社饭十门守时鼠祸丝鞭苏合香胎甲兔角牛翼婉婉慰唁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