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同符的意思、同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同符的解释

与……相合;相合。《文选·扬雄<甘泉赋>》:“同符三皇,録功五帝。” 李善 注引 文颖 曰:“符,合也。”《东观汉记·马援传》:“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同符 高祖 ,乃知帝王自有真也。”《南史·袁湛袁粲等传论》:“昔 王经 峻节,既被旌於 晋 世, 粲 之贞固,亦改葬於 齐 朝,其激厉之方,异代同符者矣。”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两浙金石之名》:“ 木夫 此説,见其年谱中,正与 君谦 先后同符。”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同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同符”读作tóng fú,意为“与……相合;相合”,强调事物或观点的一致性。该词由“同”(相同)与“符”(符合、契合)组成,多用于书面语或古籍中。

二、来源与演变

  1. 古代符契凭证
    古代以符节(如兵符、虎符)作为信物,需两半相合才能生效。由此引申为“符契相合”,后泛指事物完全一致。例如《三国志》注引《吴历》中“策曰:‘……与汉同符’”即用此意。
  2. 古籍用例
    • 《文选·扬雄〈甘泉赋〉》:“同符三皇,録功五帝。” 李善注:“符,合也。”(意为与三皇的功绩相合)
    • 《东观汉记·马援传》:“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同符高祖。”(形容帝王气度与汉高祖相符)

三、用法与近义词

四、总结

“同符”强调事物间的契合与一致性,既有历史渊源(符节制度),也在文学、史学中被广泛应用。需注意其书面语属性,现代日常使用较少。

网络扩展解释二

同符

同符(tóng fú)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相同的符号,同属于一类”。下面将逐一介绍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内容。

拆分部首和笔画

“同符”这个词由两个部分组成,左边的部分是“口”字旁,右边的部分是“符”字。其中,左边的部首“口”又叫“可”字旁,是由4个笔画构成,而右边的部首“符”由8个笔画组成。

来源

“同符”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周礼·司天监》:“天下不齐则困,用以通同于符命,故令有同符。”可见,“同符”一词最初是用于解释天文学概念的。

繁体

繁体字“同符”为「同符」。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同符”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它的旧体字是「同符」,整体结构更加简化。

例句

1. 彼此所持的信念是同符的。

2. 他们在观点上存在一定的分歧,但在目标上却是同符的。

组词

1. 同类:相同类型的人或物。

2. 同宗:同属于一个宗族或家族。

3. 同化:使不同的事物趋于一致。

近义词

1. 相符:表示相符合、相吻合。

2. 一致:意味着在某个方面或某个目标上完全一样。

反义词

1. 不符:表示不相符、不一致。

2. 不同:表示不相同、不一致。

别人正在浏览...

爱吝白莲教八抬八座崩坏澈亮斥讪鉏强出一头地忩忩丹椒丹羽导谕帝机蛾眉月法事飞凫公敛共枝别干刮席瘑疥家鸡野雉检操交开交口酒次青衣祭飨军谋狂愚镴焊酹地棱柱髦蛮猛子靡腜末官木声南虢碰触凭高劈头毛青竹飙驱劳仍是软裘快马上略绅民神谟远算沈香浦受禅摅写宋艳贪鸷陶唐氏腾灼恌躁投递员网兜猥地五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