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临高处。 唐 李白 《天台晓望》诗:“凭高远登览,直下见溟 渤 。” 前蜀 韦庄 《婺州水馆重阳日作》诗:“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苦吟。” 明 刘基 《念奴娇·红树》词:“凭高凝睇, 赤城 相去不远。”
亦作“ 凭高 ”。凭借高处。 清 黄鷟来 《回澜阁》诗:“河流此日望迴澜,杰阁凭高纵大观。” 清 黄鷟来 《文选楼怀古》诗:“不用凴高叹陈迹,江山文藻自长存。”
“凭高”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从字面与引申义两个层面理解,具体解释如下:
字面意义
指“登临高处”或“凭借高处的位置”,常用于描绘物理空间的高处视角。例如:
引申意义
引申为“利用高位优势或权力掌控他人或局势”,源自古代军事战略。例如:占据高地的军队可通过俯视战场取得主动权()。
需注意,部分文献对“凭高”是否为独立成语存在争议。权威来源(如)明确将其列为成语,而其他资料(如-6)更多从字面组合角度解释。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词性。
若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诗集注,以获取更系统的释义。
凭高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凭借高处,站在高处观察、俯瞰。
凭字由左右结构组成,左边为"冖"(mì)部首,右边为"力"(lì)部首。
凭字的总笔画数为7画。
凭字的最早来源可以追溯到金文时期,字形演变至今有所变化。
在繁体中,凭字依然保持着和简体相似的形态,没有明显的变化。
在古代,凭字的写法可能与现在有所差异,但整体形态基本保持不变,以方块字为主要构造。
他站在山顶凭高眺望,风景美不胜收。
凭借、依凭、凭险
登高、远望
眺望、仰望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