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体魄的意思、体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体魄的解释

[physique;build] 体格和精力

强壮的体魄

详细解释

(1).指尸体。古人认为人死后魂气上升而魄着于体,故称。《礼记·礼运》:“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皋某復!’然后饭腥而苴孰,故天望而地藏也。体魄则降,知气在上。” 孔颖达 疏:“天望,谓始死望天而招魂;地藏,谓葬地以藏尸也。‘体魄则降,知气在上’者,覆释所以天望地藏之意。” 陈澔 集说:“所以升屋者,以魂气之在上也。皋者,引声之言。某,死者之名也。欲招此魂,令其復合体魄,如是而不生,乃行死事。” 唐 顾况 《持斧》诗:“持斧持斧,无翦我松柏兮,柏下之土,藏吾亲之体魄兮。”《朱子语类》卷七四:“然就一人之身将来横看,生便带著箇死底道理。人身虽是属阳,而体魄便属阴……盖死则魂气上升,而魄形下降。古人説徂落二字,极有义理,便是谓魂魄。徂者魂升於天,落者魄降於地。” 清 刘大櫆 《书田氏刲股事》:“儒者曰:人之既死,则其神灵将散而无所不之,故为重为主以栖之;若其体魄既与其神灵离而为二矣,掩藏之而已,於是前古之礼祭主而不祭墓。”

(2).偏指肉体。 康有为 《大同书》绪言:“既受乐於生前,更求永生於死后;既受乐於体魄,更求永乐於神魂。” 杨度 《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叙》:“人之所以异於禽兽者,不独其体魄之异也,尤在其精神之异。”

(3).体格和精力。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题叙:“一眼就可看出:那强壮的体魄里,蕴藏着充沛的精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体魄"是现代汉语常用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源、本义及引申义三个层面进行权威解析:


一、字源解析

  1. 体(體)

    本义指人的全身,《说文解字》释为「总十二属也」,即首、身、手、足等身体各部分的统称。引申为物质存在的状态(如物体)或事物的本体(如体系)。

  2. 原指依附形体的精神,《左传·昭公七年》载「人生始化曰魄」,注疏释为「形之灵者」。后引申为精力、气质(如气魄)。


二、本义与核心释义

体魄指人的身体与精神力量的综合状态,强调生理机能与精神活力的统一体。


三、引申义与用法

  1. 侧重身体素质

    常见于描述身体强健度,如「锻炼体魄」「体魄健壮」,强调肌肉、耐力等生理基础(王力《古代汉语》用例分析)。

  2. 包含精神气质

    在文学语境中隐含意志力,如鲁迅《学界的三魂》:「强壮的体魄,健全的精神」,体现身心合一理念。

  3. 文化隐喻

    传统医学观认为「魄属肺,主气力」(《黄帝内经》),体魄强弱关联气血盛衰,反映天人相应的哲学观。


权威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2. 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4.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5. 鲁迅《华盖集续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注:为符合学术规范,部分古籍释义参考自权威注释版本,现代词典条目可通过商务印书馆官网国学大师网在线验证。)

网络扩展解释

“体魄”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综合解析,涵盖其古今用法及常见语境:

  1. 体格与精力(现代常用义) 指人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强调两者的综合状态。例如:“强健的体魄”即形容身体强壮、精力充沛。柳青在《创业史》中描述“强壮的体魄里蕴藏充沛的精力”,即为此义。现代语境中,此含义最为常见,如“锻炼体魄”指通过运动增强体质与活力。

  2. 肉体(与精神相对) 偏重指代物质性的身体,常与“精神”“灵魂”形成对比。例如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将“体魄之乐”与“神魂之乐”并列,杨度也强调人类区别于禽兽不仅因体魄差异,更因精神特质。

  3. 尸体(古义) 古代文献中特指人死后留下的躯体,如《礼记·礼运》记载丧葬仪式时提到“体魄则降”,此处“体魄”即指需埋葬的尸身。此用法现代已罕见,仅存于特定古籍引述中。

使用建议:现代写作或口语中推荐采用第一种含义,若涉及古文解析需注意语境差异。可通过权威词典(如汉典、辞海)或文学著作(如《创业史》)查阅更多例证。

别人正在浏览...

半星诐险不谋同辞不住气策无遗算重衾吹角大常道员电驱定时钟断碎对转多偺放勋发衆風頭敷衽高椅宫筵河汉江淮狡赖解吸解严谨始虑终棘人寄生虫救死扶伤妓媵刻谿羸露炼句柳娇花媚谩天昧地猛劲摩激墨君普通教育歧互棋列庆赏青鞋布袜勤身遒古丧假晒犊鼻商横社公麝牋世雰秫缝松乔迁景遂祸所职桃源客汙毁象黄纤恡仙尉歇后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