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受教言。《三国演义》第四六回:“ 肃 曰:‘连日措办军务,有失听教。’”
“听教”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聆听教诲、接受教导,带有谦恭、尊敬的态度。以下从词典释义、字源分析和典籍用例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听” 指用耳朵接受声音,引申为“接受、顺从”;“教” 指“教导、训诲”。合称“听教” 即指恭敬地听从他人的指导或劝诫。
例: 《汉语大词典》释为“听从教导”,强调对教诲的接受态度(来源:《汉语大词典》)。
谦辞用法
在传统书信或对话中,常作谦辞使用,表达对尊长或师者的敬意。
例: “晚辈在此听教”意为“我在此恭敬接受您的教导”。
甲骨文字形由“耳”和“口”组成,表示用耳闻声,《说文解字》释为“聆也”。
甲骨文像手持棍棒教导孩童之形,《说文》称“上所施,下所效也”。
二字组合后,“听教” 生动体现“受教者虚心聆听,施教者传道授业”的互动关系(来源:《说文解字》)。
《礼记·曲礼》
“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
郑玄注:“当谦逊听教而后答。”
此处“听教”强调对长辈提问需先恭敬聆听教导,再作回应(来源:《礼记注疏》)。
汉代《盐铁论》
“士民俯伏听教,无敢有议。”
描述百姓恭敬接受官府训示的场景(来源:《盐铁论校注》)。
现代汉语中,“听教”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如:
“听教”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听受教言”,即虚心接受他人的教导或建议。以下是详细解释:
该词在现代口语中较为书面化,日常交流中可用“接受指导”“听从建议”等替代。若需引用古典语境,需注意搭配的正式性。
安分知足伴生辩捷草秽谄顺晨发大北胜大护淡而不厌定远侯发生辰附呈宫声关节炎关中平原顾陆豪杰核产鹤珠货贩嚼咬井里精卫经纬度进贤用能金巵谨状孔皆揆量理工六鹢卤夺缕板麦麨慢行篾丝偏任遣币清雨啓钥曲傅桑本神宵视民如子衰损説部书缮泰逖瘫废天赋观念童昧头香油頽鬟万生卫子踒折无耗无絶无孔不钻相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