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磬的意思、铁磬的详细解释
铁磬的解释
古代值夜报时的一种器具。也称云板。《南齐书·百官志》:“ 太祖 以鼓多惊眠,改以铁磬。”《事物异名录·音乐·云板》引 前蜀 冯鉴 《续事始》:“ 南齐 置铁磬,即今之云板也。”
词语分解
- 铁的解释 铁 (鐵) ě 一种金属元素,工业上用途极广,可以炼钢,可制各种器械,亦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形容坚硬:铁拳。铁军。铁骑。金戈铁马。铁汉。铁蹄。铁腕。 形容确定不移:铁铮铮。铁的纪律。铁证。 形
- 磬的解释 磬 ì 古代打击兵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 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 缢杀:“公族其有死罪,则磬于甸人”。 古同“罄”,空,尽。
专业解析
铁磬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字义、器物特征及文化用途三方面解析:
一、字义与发音
- 铁(tiě):指金属元素铁(Fe)或其制品,引申为坚硬、刚强之意(《汉语大字典》第6卷,第4231页)。
- 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初为石制,后出现铜、铁材质。形制多呈曲尺状,悬于架上击奏(《辞海》第7版,第3125页)。
二、器物定义
铁磬特指以铁铸造的磬类法器或乐器,属宗教仪式与礼乐器具:
- 形制特征:通常为钵状或碗状,亦有仿传统石磬的曲尺造型,通过槌击发声(《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北京卷》,大象出版社,1996年)。
- 功能用途:
- 宗教法器:佛教、道教仪式中用于引导诵经节奏,具肃穆场域、警醒心神之效(《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 礼乐器具:古代宫廷雅乐中作为金属类打击乐器,位列“八音”之金属(《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
三、文化象征
铁磬因材质特性,其声清越悠长,在传统文化中承载双重寓意:
- 宗教庄严:佛寺晨钟暮磬中的“磬”声象征破除杂念,铁磬之音更显沉厚(《佛教器物图解》,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 礼制符号:作为等级化礼乐制度的物质载体,铁磬的使用受古代典章严格规范(《周礼·春官宗伯》郑玄注)。
四、现代存续
当代铁磬主要见于寺庙宫观及传统音乐复原实践,如北京智化寺、苏州寒山寺仍存明清铁磬实物(《中国佛教寺院钟鼓磬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部分非遗乐团将其用于仿古乐演奏。
参考资料:
-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 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
- 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七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9.
- 袁荃猷.《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北京卷》. 大象出版社,1996.
- 胡孚琛.《中华道教大辞典》.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 王孺童.《佛教器物图解》.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 项阳.《中国佛教寺院钟鼓磬研究》.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网络扩展解释
铁磬是一种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器具,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1. 基本定义
铁磬是古代用于值夜报时的金属器具,又称“云板”。其名称中的“铁”指材质,“磬”原为石制打击乐器,此处指代形制相似的金属报时工具。
2. 历史与功能演变
- 报时用途:南朝齐时期,因传统鼓声易惊扰民众睡眠,太祖萧道成将其改为铁磬,用于夜间报时(《南齐书·百官志》记载)。
- 形制发展:前蜀冯鉴《续事始》提到,铁磬即后世云板的前身,形似云朵的薄铁片,通过敲击发声。
- 宗教功能:在佛教、蒙古及藏族文化中,铁磬作为法器或乐器使用,属敲击体鸣类。
3. 材质与结构
铁磬以铁铸造,质地坚硬,声音清脆。其形制可能因时代和用途有所差异,但核心特征为金属薄片或板块结构,便于悬挂敲击。
参考资料说明
以上信息综合自权威词典及文化类资料,若需查看完整文献原文或更多历史细节,可进一步查阅《南齐书》《事物异名录》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按兵不动安全检查本议辩惠弼违不忘沟壑布衣嘲咻麤材寸笺大辨董事长豆猪繁巨風暈负覊妻宫府钩镰刀国子祭酒含风灏气黑古溜秋恒牙徽祖混侔笳鼓较量集场楷床碣石疾呼漈留经死讵能课与乐昌分镜眉头一蹙,计上心来蔑然木骨檽枣旁嘲配子圈缋孺月色别善谭渗沟生丝慑屈事况师人侍姝施用疏开头汤面亡垠汍澜未际厢红旗枵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