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名。 清 康熙 时,就 明 代 李伟 清华园 旧址改建,为 圣祖 、 高宗 治事游憩之所。故址在 北京市 西直门 外 海淀 。
畅春园是清代北京西郊重要的皇家园林,其名称寓意与历史背景如下:
畅春园是清康熙帝于1684年在明代清华园旧址上改建的皇家离宫,位于今北京海淀区西直门外,圆明园南侧,北京大学西侧。其名称源自《易经》中“四时皆春”的理念,寄托了帝王希望施行仁政、国泰民安的愿景。
前身背景
原址为明代外戚李伟所建清华园,占地约1200亩,被誉为“京师第一名园”。明末荒废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仿江南园林重建,历时6年竣工。
功能演变
康熙帝每年约半数时间在此居住理政,成为清代首座兼具政务与休憩功能的离宫御苑。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现仅存恩佑寺、恩慕寺山门遗迹。
作为清代“三山五园”的开创之作,畅春园奠定了北京西郊皇家园林群的基础,其造园理念直接影响后续圆明园、清漪园(颐和园前身)的建造。康熙帝曾在此接见西方传教士,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注:完整历史细节可参考《日下旧闻考》《御制畅春园记》等文献,或查阅、8、10、13等来源。)
《畅春园》是一个有着多重含义的词语。在这里,我们会探讨它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形式、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畅春园》由三个字组成。其中,畅的拆分部首为玄,并且它由8个笔画组成。春的拆分部首为日,并且它由9个笔画组成。最后,园的拆分部首为囗,并且它由7个笔画组成。
《畅春园》是明代作家汤显祖所著的《牡丹亭》,其中的一段描写。这个词语意味着一个欢乐、宜人的春天花园。
《畅春园》的繁体形式为「暢春園」。
在古时候,汉字《畅春园》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然而,它的基本形式在现代汉字中仍然保留。
1. 这个春天,我和朋友们在畅春园里欢聚一堂。
2. 畅春园里的花草树木显得格外娇艳动人。
畅春园并不常用作一个词语的一部分,所以它很少出现在组词中。然而,根据需要,我们可以使用畅、春和园与其他词汇组合成新词。
例如,畅情、春风和园艺。
近义词:花园、公园、庭院
反义词:凄凉、寂寞、荒芜
八百里补空阊阖宫赤瓦不剌海持政麤朴导谕玷瑕惇诲風級歌篇躬行汩和匦函鬼捏青沆浪暵赫好说歹说欢待阛肆皎厉肌腱景铄进室积重难反浚源亢宿砍营款迓坤则劣性隶行卵用鷄买扑迈上茅厂陪奴皮油迫暮铺绎挈从七了八当清偃荣燕乳狗弱水之隔擅赋山姆大叔説闲话舒摊太乙宫淌牌通天眉推步讬翼袜袴武会舞手掀播膝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