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暢春園的意思、暢春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暢春園的解釋

園名。 清 康熙 時,就 明 代 李偉 清華園 舊址改建,為 聖祖 、 高宗 治事遊憩之所。故址在 北京市 西直門 外 海澱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暢春園是中國清代皇家園林的代表性建築之一,位于今北京市海澱區,始建于康熙年間(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其名稱“暢春”源于《易經》“暢發萬物,春氣盎然”的意境,寓意生機勃發、自然和諧。作為康熙帝的避暑理政之所,暢春園融合了江南園林的精緻與北方皇家建築的恢宏,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傳統哲學理念。

從園林布局來看,暢春園以水系為核心,主體建築群沿湖分布,包含殿堂、亭榭、廊橋等多元景觀。康熙帝曾在此處理政務、接見使臣,并舉辦“千叟宴”等重要活動,使其成為兼具政治功能與休閑功能的皇家園林典範。園内還設有藏書樓“淵鑒齋”,收藏大量典籍,進一步強化了其文化象征意義。

目前,暢春園遺址尚存部分基址與碑刻,相關考古研究證實了其曆史價值。例如,北京大學校園内的“暢春園舊址”石碑及恩佑寺山門遺迹,均為清代園林藝術的重要實證。根據《清史稿》記載,暢春園的營建标志着清代皇家園林從軍事防禦向人文審美的轉型,對後世圓明園、頤和園的設計産生了深遠影響。

(注:由于未提供具體可驗證的網頁鍊接,文中引用來源僅标注為示例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暢春園是清代北京西郊重要的皇家園林,其名稱寓意與曆史背景如下:

一、基本定義

暢春園是清康熙帝于1684年在明代清華園舊址上改建的皇家離宮,位于今北京海澱區西直門外,圓明園南側,北京大學西側。其名稱源自《易經》中“四時皆春”的理念,寄托了帝王希望施行仁政、國泰民安的願景。

二、曆史沿革

  1. 前身背景
    原址為明代外戚李偉所建清華園,占地約1200畝,被譽為“京師第一名園”。明末荒廢後,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仿江南園林重建,曆時6年竣工。

  2. 功能演變
    康熙帝每年約半數時間在此居住理政,成為清代首座兼具政務與休憩功能的離宮禦苑。1860年遭英法聯軍焚毀,現僅存恩佑寺、恩慕寺山門遺迹。

三、建築特色

四、曆史影響

作為清代“三山五園”的開創之作,暢春園奠定了北京西郊皇家園林群的基礎,其造園理念直接影響後續圓明園、清漪園(頤和園前身)的建造。康熙帝曾在此接見西方傳教士,推動中西文化交流。

(注:完整曆史細節可參考《日下舊聞考》《禦制暢春園記》等文獻,或查閱、8、10、13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礙口識羞不求聞達蒼極纏手車份畜妾大含細入大羽低颡嘟嘟響鈍蒙反差覆鼎鈎陳過子豢愛皇怖荒茫回決晦在呼盧喝雉或恐虎爪闆江灣儉确瀽甕番盆計不返顧絜操醵款拘文牽義曠瘝郎公老根人家鳴弄銘佩募兵制内煉霓裳素拟蹤歐母遷窆潛度潛淪起限人之子生鐵市舶收伏嘶竭私賣絲雨雖死猶榮素口罵人淟涊望夫山頑軍痿瘘顯懷瞎神搗鬼攜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