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明代科学技术名著。宋应星著。十八卷,分三编。详尽记录了明代中期到末年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技术状况,并附有大量生动翔实的插图。上编包括谷类和棉麻栽培,养蚕,缫丝,染料,食品加工,制盐,制糖等;中编包括制造砖瓦、陶瓷、钢铁器具,建造舟车,采炼石灰、煤炭、燔石、硫黄,榨油,制烛,造纸等;下编包括五金开采及冶炼,兵器、火药、朱墨、颜料、曲药的制造,珠玉采琢等。
“天工开物”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一、词义解析 “天工”指自然的力量与规律(如四季更替、地质演变等),而“开物”指人类通过智慧和劳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二者结合体现“天人协作”的理念,即人类活动需顺应自然规律,而非强行改造自然。
二、著作内涵 作为明代科学家宋应星1637年所著的科技典籍,《天工开物》包含三大核心内容:
三、文化影响 该词现引申为对“人类智慧与自然规律和谐共创”的赞美,常用于描述重大科技创新或文化遗产(如都江堰水利工程、现代杂交水稻技术等)。2020年,中国将月球探测器命名为“天工”,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现代诠释。
注:更完整的古籍内容可参考国家图书馆藏崇祯十年原刊本,或中华书局点校本。
《天工开物》是一本著名的古代科技图书,旨在介绍各种发明与创造。这本书意味着"天下的聪明才智",也代表了人类创造力的辉煌。
《天工开物》的“天”字由部首“一”和“大”组成,共有4画;“工”字由部首“工”组成,共有3画;“开”字由部首“廾”和“一”组成,共有4画;“物”字由部首“牛”和“大”组成,共有8画。
《天工开物》一书是明代宋应星所著。其创作的初衷是为了总结和宣扬历代中国发明的成就,并为后人提供有关科技与技术的知识。
《天工開物》(繁體字)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如今的“天”字形状比较简化,而古代“天”字则复杂一些,画法更繁琐。
1. 《天工开物》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重要著作。
2. 这位科学家将继续在《天工开物》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创新。
1. 天才
2. 工艺
3. 物品
1. 天下奇才
2. 技术创新
3. 机智创造
1. 平凡无奇
2. 无能为力
3. 千篇一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