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interrogate]∶推究审问
但凡人命之事,须要尸、伤、病、物、踪,五件事全,方可推问得。——《水浒传》
(2) [examine and inquire]∶追问,讯问
是否投机,也不必推问
(1).审问。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江夏太守河内赵仲让》:“不洁清,当亟推问。”《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前移 南阳 ,而道路不治,军资不具,请收主簿推问意故。”《隋书·裴政传》:“ 荣 便拒讳,云‘无此语’。太子付 政 推问。”《水浒传》第二六回:“但凡人命之事,须要尸、伤、病、物、踪,五件事全,方可推问得。”《再生缘》第五回:“果然 进喜 遭推问,只恐心慌出乱言。”
(2).讯问;追问。《三国志·魏志·郭淮传》:“每 羌 胡 来降, 淮 輒先使人推问其亲理,男女多少,年岁长幼。”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须臾至家,家人相见悲喜,推问,知 崔 是亡人而入其墓,追以懊惋。” 鲁迅 《花边文学·论重译》:“最要紧的是要看译文的佳良与否,直接译或间接译,是不必置重的;是否投机,也不必推问的。”
“推问”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含义和用法:
推究审问
多用于法律或严肃场合,强调通过严谨的流程查证事实。例如:
“但凡人命之事,须要尸、伤、病、物、踪,五件事全,方可推问得。”
——《水浒传》
追问、讯问
日常场景中表示对问题或矛盾的深入追问,例如:
“是否投机,也不必推问。”
——《三国志·魏志·郭淮传》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例句或使用差异,可参考(沪江词典)或(鲁芽网)的详细引证。
《推问》是一个动词短语,意为追问、询问或调查。这个词常常用来表示对某个事情或问题进行深入追问,以便获取更多的信息或了解真相。
《推问》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手部的“手”字旁,表示与手有关的意义。它的总共有12个笔画。
《推问》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明代罗贯中的小说《水浒传》中,用来描述一种作者虚构的侦探手法,后来逐渐被广泛使用于现实生活中的追问行为。
《推问》的繁体字为「推問」。
在古代汉字中,《推问》这个词的写法较为繁琐,常见的写法为「推問」或「推詰」。随着文化的演进,现代简化字的「推问」逐渐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1. 检察官正在推问嫌疑人,以获取更多的证据。
2. 老师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推问,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
1. 追问:追踪问题的来源并进一步追问。
2. 查究:详细地调查和研究。
3. 究问:追根究底,进行深入的询问。
1. 盘问:详细地追问和调查。
2. 质问:以严厉的口吻追问某人。
3. 探问:试图通过提问获取信息。
回避:故意回避或逃避问题,不愿意被追问。
绕行:避免直接询问,通过迂回的方式获取信息。
托词:用各种借口来回避或遮掩,不回答问题。
拜赐之师辨测不计利害参战赤马床罩大院第一人称对口词椟匮分让干打哄橄榄球运动广巨官廕固有合分河图雒书幻沤斛发弧骑胡作非为检勘寄存捷猎鸡骨支牀激活颈脖津贴费饥穣嘹唳篱牢犬不入鸾交沦伤律切緑朝云迷忽名门闺秀暮鼓晨钟女儿茶潘车槃多批龙鳞千里鹅毛讪论时间性书鼓説唱文学笇量胎甲停步同盘而食通往头管完案文道文疏戊戌维新暇佚犀顶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