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天姿的意思、天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天姿的解释

[looks;good-looking] 姿容;特指俊美的容貌

详细解释

(1).姿容。常指美艳的姿色。《三国志·魏志·明帝纪》“癸丑,葬 高平陵 ”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曰:“闻之长老, 魏明帝 天姿秀出,立髮垂地。”《汉武帝内传》:“﹝ 王母 ﹞脩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絶世。”《西游补》第六回:“ 苹香 这侍儿天姿翠动,烟眼繚人。” 清 李渔 《风筝误·贺岁》:“有天姿没风韵,却像箇泥塑美人。”

(2).指天然风姿。 宋 苏轼 《定惠院海棠》诗:“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三录诗:“天姿浄洗粉和朱,佳名应赐 秦 与 虢 。”

(3).天赋之资质;天然之材质。《史记·儒林列传》:“ 孝文帝 时, 徐生 以容为礼官大夫。传子至孙 徐延 、 徐襄 。 襄 ,其天姿善为容,不能通《礼经》。”按,《汉书·儒林传》作“ 襄 ,其资性善为颂。” 汉 马融 《长笛赋》:“唯笛因其天姿,不变其材。” 唐 韩愈 《省试学生代斋郎议》:“自非天姿茂异,旷日经久……则不可得而齿乎国学矣。” 清 徐乾学 《纳兰君墓志铭》:“如 容若 之天姿之纯粹、见识之高明……殆未有过之者也。”

(4).犹言天性、秉性。 唐 元稹 《有鸟》诗:“有鸟有鸟名野鷄,天姿耿介行步齐。” 宋 叶适 《上韩提刑》:“天姿仁恕,宜委重於事权;世故通明,莫致文於欺罔。”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天姿是汉语中表示“与生俱来的容貌或资质”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三方面:

  1. 基本释义

    指先天赋予的容貌姿色,如《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天生的姿容”,强调自然赋予的美貌特征。古代文献《汉书·孝武李夫人传》载“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其中“妙丽”即暗合天姿之意。

  2. 词源演变

    “天”字在《说文解字》中释为“至高无上”,象征自然本体;“姿”从女部,《玉篇》注为“姿态容貌”。二字组合最早见于汉代典籍,如班固《西都赋》“天姿敏慧,芳声早降”,初指兼具外貌与禀赋的完美状态。

  3. 文学应用

    该词常用于古典诗文褒扬人物,如白居易《长恨歌》咏杨贵妃“天生丽质难自弃”,后世延伸出“天姿国色”等成语。现代汉语中既可形容容貌(如“天姿秀丽”),亦比喻卓越才能(如“科研天姿”),语义随语境产生微变。

网络扩展解释

“天姿”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延伸,具体可从以下五方面综合理解:

  1. 容貌之美
    指人天然的姿容,尤指俊美或艳丽的相貌。例如《三国志》中描述魏明帝“天姿秀出,立髮垂地”,强调其出众的容貌。成语“国色天姿”即源于此,形容女子容貌极美(《公羊传》《汉武帝内传》)。

  2. 天然风韵
    侧重自然天成的气质,如苏轼诗句“自然富贵出天姿”,以海棠比喻不事雕琢的天然美感。

  3. 天赋资质
    可指人与生俱来的才能或材质。《史记》提到徐襄“天姿善为容”,即强调其天赋的礼仪才能;《三國志》中“天姿至孝”则形容秉性仁孝。

  4. 天性秉性
    部分文献中延伸为人的本性,如《查字典》释义中提及“犹言天性”。

  5. 复合词用法
    常与其他词搭配,如“天姿国色”“天姿翠动”,多用于文学描写,增强表达效果。

例句参考:

以上内容综合了古典文献、字典释义及成语典故,如需更完整用例,可查看相关古籍或权威词典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邦节边老便便裁船尺寸千里崇兰虫豸吹手慈泪蟷蠰得意忘形斗鸡走马督劝恩人锅烟骇目惊心涵淹合金钢诃胁还须火候活健矫讬嫁送激使记敍文技勇伎作举兵钧权口论苦不聊生麳麰连宫离尘浏涟麦尔登呢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麋耗宁哥凭准骞期曲泉曲纡荣顾设东拾菜孃诗艹事权手工水老鼠熟泥滕口天夭庭诰巍崇嵬巍伪诈西安香砌骁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