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颓唐孤独。《世说新语·文学》“林无静树,川无停流” 刘孝标 注引《郭璞别传》:“﹝ 郭璞 ﹞又不持仪俭,形质頽索,纵情嫚惰,时有醉饱之失。”一本作“穨索”。
(2).衰竭。 清 黄与坚 《辰龙关》诗:“於今走轻车,亭午气頽索。”
“颓索”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解析:
颓唐孤独
形容人精神状态萎靡不振,伴有孤独感。例如《世说新语》注引《郭璞别传》中提到郭璞“形质頽索,纵情嫚惰”,描绘其因不修边幅、放纵性情而显得颓废孤寂的形象。
衰竭
指体力或精神上的枯竭、衰退。如清代黄与坚的诗句“亭午气頽索”,形容正午时分的疲惫无力感。
情绪低沉与失去斗志
该词多用于描述人在遭遇挫折、困境或长期压力后,表现出消沉、缺乏活力的状态,例如“颓索”可形容因连续失败而丧失信心、难以振作的心理状态。
文学与历史语境
在古籍中,“颓索”常通过具体人物或场景展现,如郭璞的放浪形骸、清代行军疲惫的描写,赋予词汇更强的画面感和文化内涵。
“颓索”兼具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指向,既可指外在状态的颓废孤独,也可指内在能量的衰竭。其使用需结合语境,常见于文学或描述心理状态的场景。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用例,可参考《世说新语》及清代诗词相关文献。
颓索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颓丧、消极、无望的状态或情绪。
拆分部首和笔画:颓索由“页”和“木”组成。拆分部首是“页”,笔画数为12。
来源:颓索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庄子·人间世》一文中,描述了人们在困境中感到的颓丧情绪。
繁体:颓索的繁体写法为「頹索」。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代汉字写法中,颓索可以写作「墮索」。
例句:他经历了一连串挫折后,心情变得颓索。
组词:颓废、颓靡、颓败。
近义词:颓丧、失望、消沉。
反义词:积极、乐观、奋斗。
安谷慠民板鸭倍叛标下步韵彩章涔滴场磙池干齿牙馀惠撢尘会丹碌德本财末的音店家调子发际烦黩飞邻鬴洧浮查杠枱格杀勿论搆搆乖度还水好讔厚片家奴接合计论金银山堲周客人烈山历律漫岗蒙鸿藐然咩咩名例冥密窃窃诩诩旗号蹊路齐门韶虞史编耍横说开癙忧素丝酥懈甜心蜩螗条指箨龙衣违德芜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