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縢牒的意思、縢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縢牒的解释

犹言金缄玉牒。指帝王族谱。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太妃周氏行状》:“世擅 淮 汝 ,族冠畴代。故以载曜声书,式炳縢牒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縢牒”是古代汉语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文书形态组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单字训诂与历史用例两方面解析:

一、单字释义

  1. 縢(téng):本义为绳索。《说文解字·糸部》载:“縢,缄也”,指用绳捆扎封闭物品的动作。后引申为封缄文书的行为,如《尚书·金縢》即以“金縢”指代金属封存的典册。
  2. 牒(dié):原指书写用的竹木简片,《说文解字·片部》释:“牒,札也”。后演变为公文、凭证的代称,《汉书·匡衡传》中“典籍之牒”即指官方文献。

二、复合词解析 “縢牒”特指经密封处理的官方文书,包含双重属性:

该词体现了古代文书管理制度中对信息安全的早期实践,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学研究价值。主要参考资料包括《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及《中国古代官制辞典》(中华书局1998年版)。

网络扩展解释

“縢牒”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指代帝王家族的谱系记录,具有以下详细解释:

一、整体含义

指帝王族谱,常以贵重材料封装保存,如金绳(縢)和玉简(牒),象征其权威性与珍贵性。

二、分拆字义

  1. 縢(téng)
    • 本义为封闭、缠束,引申为用绳索封装重要文书(如提到“金绳函封的玉册”)。
  2. 牒(dié)
    • 指文书、谱籍,特指帝王家族的谱系记录(如说明“牒”为谱籍类文献)。

三、用法与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南朝梁代江淹的《建平王太妃周氏行状》:“世擅淮汝,族冠畴代。故以载曜声书,式炳縢牒矣。”,意为通过縢牒彰显家族显赫地位。

四、现代应用

现代已极少使用,主要出现在古籍研究或历史文献中,用于描述古代宗法制度下的贵族世系记录形式。

别人正在浏览...

白草白熊办好本银茶社衬道袍除草褚五呆呆邓邓丹彩调卫地表朏朒父为子隐服约狗头狗脑河润红旗红袖添香滑翔狐精活性区坚垒奸彊笺缯罽宾戒行金戈近型駫駫酒榼开士冷沉沉理脉馏分流庸留阻落脚货珉佩匿伏砲凤烹龙潜入衾褥全制如鸟兽散三星户烧金枢长属词恬靖通移土骨荼毗文论窝顿无头案现代五项笑嘻嘻蟹钳新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