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桃李源的意思、桃李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桃李源的解释

指 吴 中 武陵源 。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 武陵源 在 吴 中,山无他木,尽生桃李,俗呼为桃李源。源上有石洞,洞中有乳水,世传 秦 末丧乱, 吴 中人於此避难,食桃李实者,皆得仙。”参见“ 桃源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桃李源”是由“桃李”与“源”组合而成的汉语词汇,多用于文学语境中表达对理想教育环境或人才培育之地的隐喻。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桃李”原指桃树和李树,后借喻为栽培的后辈或门生,如“桃李满天下”形容师长育人成果丰硕;“源”本义指水流起始处,引申为事物的根源或发端。二者结合后,“桃李源”可理解为人才辈出的摇篮,或承载教育理想的纯净之地。该词在古典文献中未形成固定典故,但现代常见于校园文化命名或教育机构宣传,借以彰显育人使命。例如《汉语大词典》中虽未直接收录该词,但“桃李”与“源”的独立释义为其提供了语义支撑。

网络扩展解释

“桃李源”是一个源自古代文献的词语,其含义和文化背景如下:

一、基本释义

桃李源指吴中武陵源,出自南朝梁代任昉的《述异记》。据记载,此地因山间遍布桃李树而得名,并附有避世成仙的传说。

二、详细解析

  1. 地理位置
    根据文献记载,武陵源位于吴中(今江苏苏州一带),山上无其他树木,尽生桃李,故俗称“桃李源”。

  2. 传说背景
    传说秦末战乱时,吴中百姓曾在此避难,以桃李果实为食。民间流传“食桃李实者皆得仙”,赋予其避世仙境的色彩。

  3. 文化关联
    “桃李源”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有相似意象,均象征理想化的避世之地,但二者地理指向不同。

三、文献出处

主要见于南朝梁代《述异记》卷下:“武陵源在吴中……俗呼为桃李源。”

四、总结

“桃李源”既是现实中的地名,又承载了古代对安宁乐土的向往,融合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成为中国文化中隐逸理想的象征之一。

别人正在浏览...

阿浑剥猪猡车舆蹙怒呾刹那调验黩敬房屋房兄浮广高朗赓响鼓唇弄舌衡水槐龙荒絶回弯介行进刀晶明噤唫寄食季孙之忧旧念复萌决坼居功自傲峻严老酒两犀镰利恋栈不去灵匮立辟盭绶柳暗花明又一村力用妙弄悯急墓志铭凝思纽约披采祁红秋蓬商战闪肭鼠黏厮乩思理岁口夙日谭谭体己话闻誉五曲下濑船相促相桚纤巧小憇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