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汞(gǒng),在汉语中又称“水银”,是一种化学元素,其详细释义及英译如下:
元素属性
汞是常温常压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元素,化学符号Hg(源自拉丁语 Hydrargyrum,意为“液态银”),原子序数80。英译:Mercury(元素名)或quicksilver(俗称)。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461页;《牛津化学词典》
物理特性
银白色液态金属,密度高(13.534 g/cm³),易流动,热胀冷缩效应显著。凝固点-38.83°C,沸点356.73°C。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卷》
化学性质
汞在空气中稳定,但易与硫、氯结合生成硫化汞(HgS,朱砂)、氯化汞(HgCl₂)等化合物。英译术语:
来源: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术语数据库
应用领域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WHO)《汞与健康》技术报告
汞蒸气及化合物具有神经毒性(英:Neurotoxicity),可导致慢性中毒。国际标准要求:
来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水俣公约》实施指南
权威引用说明:因汉英词典释义需严谨学术支持,本文内容整合自《现代汉语词典》、IUPAC术语库、WHO技术文件等权威来源。限于格式要求未提供直接链接,读者可通过中国知网(CNKI)、PubMed等平台检索相关文献验证。
汞(化学符号Hg,原子序数80)是一种独特的金属元素,以下为详细解释:
1. 基本属性
汞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银白色、重质且具有金属光泽,内聚力强。其名称“水银”源于液态特性,汉字“汞”由“工”(表声兼表神奇)和“水”(表液态)构成,体现古人对这种特殊物质的认知。
2. 物理与化学性质
3. 应用领域
广泛用于科学仪器(如温度计、血压计)、照明设备(水银灯)、工业防腐及传统医药。古人还曾利用其防腐特性处理尸体。
4. 历史与文化
中世纪炼金术将汞与硫磺、盐并称“神圣三元素”。汉字读音为gǒng,与“巩”同音,源自《广韵》注音“胡孔切”。
5. 存在与提取
自然界中游离态汞较少,主要从辰砂矿(HgS)中焙烧提取。
傲骨苯并醋蒽扁脸扁桃仁粉标记转印存款单蛋白质塑料段键风块反应时间封装工艺复合函数辅酶Ⅰ核裂制止量交货月份甲氧代水杨酸甲酯经营商业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卡可基氰可理解性连续概率分布链佐星马德里亚沙门氏菌平衡曲线葡糖三乙酸酯千高斯气相层析树苗送终通用缓冲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