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ibute
贡物(gòngwù)是中国古代政治与外交体系中的重要概念,指附属国、藩属地区或臣民向中央政权进献的实物礼品,具有象征臣服、维系宗藩关系的功能。其英语对应词为“tribute”,常见于《汉英大词典》(第三版)的官方释义。
从历史制度层面,贡物体系起源于先秦时期的“五服制度”,《周礼·夏官·职方氏》记载了按地域远近划分的九类贡品,包括玉器、丝帛、珍禽等。该制度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例如《明会典》详细罗列了朝鲜、琉球等藩属国进贡的频率与物品清单。
文化人类学视角中,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中国的世界秩序》中指出,贡物本质是“礼仪性交换”,通过物质符号构建“华夏-蛮夷”的等级秩序。典型例证如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时,清廷将英国礼物登记为“贡物”,反映中华朝贡体系的特殊外交逻辑。
现代语境下,故宫博物院馆藏的《万国来朝图》生动呈现了各国使节携带贡物朝觐的场景,其中暹罗(今泰国)进献的象牙、犀角等物品现存于北京故宫珍宝馆,印证了古代东亚国际关系的物质载体特征。
“贡物”是汉语词汇,指封建时代官吏、人民或附属国向帝王进献的物品,具有政治和礼仪双重意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贡物由“贡”(进献)和“物”(物品)组成,特指下级向上级、臣民向君主或附属国向中央王朝呈献的珍贵物品,以示臣服或敬意。
历史背景与用途
延伸意义
现代语境中,“贡物”可引申为对上级或重要对象赠送的贵重礼物,但此用法较少见,核心仍围绕历史含义展开。
英文对应词:tribute。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典或沪江词典的详细释义。
臂内侧皮神经丙环氨酯部件位成酸氧化物初级流动性磁墨水达姆克勒数弹簧轴承单孔等渗眼溶液定期航行对抗肌多彩多姿的腹外斜肌复制法膈神经节工场管理基数位移定址系统可接受质量水平立法思想淋巴系炎流感脑炎脉络丛缘泥浆修补浓绿色颜料青葙融合身不由己斯滕特氏印模膏唐昌蒲青霉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