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数位移定址系统英文解释翻译、基数位移定址系统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basedisplacement addressing
分词翻译:
基数的英语翻译:
base; cardinal number; radix
【计】 base number; base numder; cardinal number; cardinality; radix
【经】 base number; cardinal number
位移的英语翻译:
displacement
【计】 bit shift
定址系统的英语翻译:
【电】 addressing system
专业解析
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基数位移定址系统(Base-Displacement Addressing System)是一种内存寻址模式,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将一个基址寄存器(Base Register)的值与一个位移量(Displacement)相加来计算目标内存地址。这种寻址方式结合了寄存器间接寻址和直接寻址的特点,提供了灵活性和效率。
从汉英词典角度解析其构成:
- 基数 (Jīshù): 对应英文Base。指作为计算起点的基准地址值,通常存储在一个特定的CPU寄存器(基址寄存器)中。
- 位移 (Wèiyí): 对应英文Displacement。指一个相对基址的固定偏移量(或偏移地址),通常由指令本身直接提供(立即数)。
- 定址系统 (Dìngzhǐ Xìtǒng): 对应英文Addressing System。指计算机用于确定操作数在内存中位置的方法或机制。
- 基数位移定址系统 (Jīshù Wèiyí Dìngzhǐ Xìtǒng): 即Base-Displacement Addressing System。
工作原理:
目标有效地址 (Effective Address, EA) 的计算公式为:
$$ EA = (Base Register) + Displacement $$
其中:
Base Register
的内容是基地址。
Displacement
是一个有符号的整数值,包含在指令的操作码之后。
主要特点与优势:
- 高效访问局部数据:基址寄存器可以指向一个数据结构(如数组、记录)或栈帧的起始地址,位移量用于访问该结构内的特定元素或变量。这非常适合于过程(函数)调用和数据结构访问。
- 相对寻址:生成的地址是相对于基址的,使得代码具有位置无关性(Position Independence)。只要基址寄存器被正确设置,包含位移量的指令代码可以在内存中移动而无需修改。
- 支持大地址空间:位移量通常比完整地址短,使得指令长度更紧凑。基址寄存器可以存放较大的地址值,两者结合可以访问整个地址空间。
- 灵活性:通过改变基址寄存器的值,同一段指令代码可以方便地访问内存的不同区域(例如,遍历数组或访问不同的数据块)。
典型应用场景:
- 访问栈帧变量:在函数调用中,基址寄存器(如x86架构的
EBP
/RBP
,许多RISC架构的帧指针)指向当前栈帧的基地址,位移量用于访问局部变量和参数。
- 访问数组元素:基址寄存器指向数组的起始地址,位移量是元素索引乘以元素大小得到的偏移。
- 访问结构体/记录字段:基址寄存器指向结构体的起始地址,位移量是字段在结构体内部的偏移量。
- 访问静态数据区:基址寄存器可能指向数据段的基地址(或由链接器/加载器设置),位移量是变量在数据段内的偏移。
权威参考来源:
- 《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硬件/软件接口》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The Hardware/Software Interface) by David A. Patterson and John L. Hennessy:这本经典教材在讲解指令集架构(ISA)和寻址模式时,详细阐述了基址寻址(Base Addressing)或基址偏移寻址(Base+Offset Addressing),即基数位移定址的核心概念。其内容具有极高的权威性。 (来源:Patterson & Hennessy 教材系列)
- 《计算机体系结构:量化研究方法》 (Computer Architecture: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by John L. Hennessy and David A. Patterson:这本更深入的著作同样会涵盖寻址模式的设计原理和实现,包括基数位移寻址在支持现代编程语言特性(如过程调用、数据结构)中的作用。 (来源:Hennessy & Patterson 教材系列)
- Intel® 64 and IA-32 Architectures Software Developer Manuals:在描述x86指令格式和内存寻址模式时,明确包含了基址加位移寻址模式(例如
[base + disp]
),并详细说明了其编码和执行。这是理解该寻址方式在主流处理器上具体实现的权威技术文档。 (来源:Intel官方技术手册)
- IBM z/Architecture Principles of Operation:IBM大型机(如zSeries)的寻址机制高度依赖基址寄存器加位移的模式(有时还包含索引寄存器),其文档对此有非常详尽的规范。 (来源:IBM官方技术手册)
- ARM Architecture Reference Manual:ARM指令集也广泛使用基址寄存器加立即数偏移(即位移)的寻址模式(如
LDR R0, [R1, #4]
),手册中会详细定义其语法、操作和限制。 (来源:ARM官方技术文档)
基数位移定址系统是一种通过将基址寄存器内容与固定位移量相加来计算内存地址的核心寻址机制,在实现高效数据结构访问、支持过程调用和位置无关代码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其概念和实现细节在权威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教材和主流处理器架构的技术手册中均有详细阐述。
网络扩展解释
基数位移定址系统(Base Displacement Addressing System)是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一种寻址方式,主要用于确定操作数在内存中的有效地址。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 该系统通过基地址寄存器(Base Address Register, BAR)存储的基地址与指令中提供的位移量(Displacement)相加,生成最终的操作数地址。这种寻址方式结合了固定基址和可变偏移量的特点。
2.核心组成
- 基地址寄存器:存放内存区域的起始地址(如数组或数据结构的首地址)。
- 位移量:由指令直接给出的偏移值(如数组元素的索引或结构体成员的偏移)。
3.工作原理
有效地址计算公式为:
$$
text{有效地址} = text{基地址} + text{位移量}
$$
例如,若基地址寄存器存储0x1000
,位移量为0x20
,则操作数实际地址为0x1020
。
4.应用场景
- 内存管理:适用于动态内存分配或程序重定位,通过调整基地址实现灵活访问。
- 数据结构访问:高效访问数组、结构体等连续存储的数据,如
array[i]
可通过基址(数组首地址)加位移(i*元素大小
)定位。
5.优势与特点
- 灵活性:基地址可动态加载,适应不同内存布局。
- 效率:减少指令长度,仅需存储位移量而非完整地址。
如需进一步了解技术细节(如寄存器的加载与设定),可参考计算机组成原理或操作系统相关文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超指数的传送卡贷款日记帐到家电渗析动态储量法律争执扶养费契约谷光介质效应交流回路加氢脱硫法抗锈漆空间使用奎尼丁慢说蜜里萨油脓硫烯羟基偶氮苯千奇百怪签字权轻巧小舟闪光感性心搏嗜硷性白细胞试基托售后返回租赁合同斯里兰卡锁分层结构钽Ta烷基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