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貢物英文解釋翻譯、貢物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tribute

例句:

  1. 租地繼承稅佃農死時向封建地主交納的貢物或提供的勞務
    A tribute or service rendered to a feudal lord on the death of a tenant.
  2. 征收員從公衆那兒收取賦稅或貢物的人
    A collector of taxes or tribute from the public.

分詞翻譯:

物的英語翻譯:

content; matter; substance; thing
【化】 object
【醫】 agent

專業解析

貢物(gòngwù)是中國古代政治與外交體系中的重要概念,指附屬國、藩屬地區或臣民向中央政權進獻的實物禮品,具有象征臣服、維系宗藩關系的功能。其英語對應詞為“tribute”,常見于《漢英大詞典》(第三版)的官方釋義。

從曆史制度層面,貢物體系起源于先秦時期的“五服制度”,《周禮·夏官·職方氏》記載了按地域遠近劃分的九類貢品,包括玉器、絲帛、珍禽等。該制度在明清時期達到頂峰,例如《明會典》詳細羅列了朝鮮、琉球等藩屬國進貢的頻率與物品清單。

文化人類學視角中,美國漢學家費正清在《中國的世界秩序》中指出,貢物本質是“禮儀性交換”,通過物質符號構建“華夏-蠻夷”的等級秩序。典型例證如1793年馬戛爾尼使團訪華時,清廷将英國禮物登記為“貢物”,反映中華朝貢體系的特殊外交邏輯。

現代語境下,故宮博物院館藏的《萬國來朝圖》生動呈現了各國使節攜帶貢物朝觐的場景,其中暹羅(今泰國)進獻的象牙、犀角等物品現存于北京故宮珍寶館,印證了古代東亞國際關系的物質載體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貢物”是漢語詞彙,指封建時代官吏、人民或附屬國向帝王進獻的物品,具有政治和禮儀雙重意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貢物由“貢”(進獻)和“物”(物品)組成,特指下級向上級、臣民向君主或附屬國向中央王朝呈獻的珍貴物品,以示臣服或敬意。

  2. 曆史背景與用途

    • 在封建制度中,貢物是維系等級關系的重要方式,既是賦稅形式,也是政治忠誠的象征。例如,清代王士祿的詩句“西旅之獒越裳雉,貢物各各因其方”描述了不同地區按特産進貢的情景。
    • 貢物種類多樣,包括地方特産(如珍禽、珠寶)、糧食(“貢米”)等,反映了地域經濟和文化特色。
  3. 延伸意義
    現代語境中,“貢物”可引申為對上級或重要對象贈送的貴重禮物,但此用法較少見,核心仍圍繞曆史含義展開。

英文對應詞:tribute。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或滬江詞典的詳細釋義。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編制分錄裁邊闆超三極管電路超掃描收回程式抽樣磁泡陷井單相平衡等時信號畸變電子能譜學多應性的二苯西平符號表程式福諾三●九工資凍結核醇回波信號間不容發鏡象幹擾抑制就位快速分析鹵化铵平鋪直叙氣壓試驗商品管理疏散同高的頭芽網間包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