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packet framing
bag; bale; package; wrap
【计】 package
【经】 bale; bundle
【计】 framing
在计算机网络中,包成帧(Framing) 是数据链路层的核心功能,指将原始比特流分割为可识别、可传输的数据单元(帧)的过程。以下是汉英对照的详细解释与技术要点:
英文:Framing
定义:在数据链路层中,发送方为比特流添加头部(Header)和尾部(Trailer),形成具有边界标识的数据帧(Data Frame);接收方通过识别边界提取有效数据。
核心目的:解决比特流传输中的同步、错误控制与流量管理问题。
一个标准帧包含以下部分(以以太网为例):
10101011
序列,标识帧的开始。00:1A:2B:3C:4D:5E
)和类型字段(标识上层协议)。32位CRC
)。01111110
)标记帧尾。方法 | 英文 | 原理 | 典型协议 |
---|---|---|---|
字符计数法 | Character Count | 帧首部字段声明帧内字符数 | DDCMP |
字符填充法 | Character Stuffing | 用特殊字符(如 DLE STX /DLE ETX )标记边界,数据中的相同字符需转义 |
BSC, PPP |
比特填充法 | Bit Stuffing | 帧头尾用 01111110 标识,数据中连续5个"1"后自动插入"0"避免混淆边界 |
HDLC, PPP |
物理层编码 | Physical Layer Coding | 利用曼彻斯特编码等机制隐含帧边界 | 以太网(IEEE 802.3) |
FCS字段通过CRC算法检测比特错误,确保数据完整性。
通过滑动窗口协议(如Go-Back-N)协调发送/接收速率,避免缓冲区溢出。
在共享介质(如以太网)中,帧结构支持CSMA/CD等冲突解决机制。
定义以太网帧格式(含前导码、SFD及FCS),详见 IEEE Std 802.3-2018, Section 1。
详解成帧原理与方法(第5版,第3章)。
规范IP数据报在以太网帧中的封装格式 RFC 894。
注:实际应用中,包成帧是网络设备(如交换机)实现可靠数据传输的基础,其设计直接影响网络效率与错误恢复能力。
“包成帧”是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链路层的重要概念,主要用于将网络层传递的数据包(如IP数据报)封装为帧,以便在物理介质上传输。以下是详细解释:
包成帧是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数据包封装为帧的过程,通过添加首尾部实现帧定界、协议兼容和差错控制,确保数据可靠传输。包与帧的区别在于所属网络层级和封装内容。
阿耳科克氏管按成本按运入重量半价券保险板表面控制突崩晶体管丙线磷不勉强的磁吹断路器低频放大段码多液凝胶工作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款权憨厚的胶溶作用甲状腺机能障碍静止横轴电抗开元音空气耗用连接终端粒硅镁石硫酸厂离心喷雾器芒羽扇豆硷年度检修诺伊曼氏细胞商议的首长的铁石心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