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packet framing
bag; bale; package; wrap
【計】 package
【經】 bale; bundle
【計】 framing
在計算機網絡中,包成幀(Framing) 是數據鍊路層的核心功能,指将原始比特流分割為可識别、可傳輸的數據單元(幀)的過程。以下是漢英對照的詳細解釋與技術要點:
英文:Framing
定義:在數據鍊路層中,發送方為比特流添加頭部(Header)和尾部(Trailer),形成具有邊界标識的數據幀(Data Frame);接收方通過識别邊界提取有效數據。
核心目的:解決比特流傳輸中的同步、錯誤控制與流量管理問題。
一個标準幀包含以下部分(以以太網為例):
10101011
序列,标識幀的開始。00:1A:2B:3C:4D:5E
)和類型字段(标識上層協議)。32位CRC
)。01111110
)标記幀尾。方法 | 英文 | 原理 | 典型協議 |
---|---|---|---|
字符計數法 | Character Count | 幀首部字段聲明幀内字符數 | DDCMP |
字符填充法 | Character Stuffing | 用特殊字符(如 DLE STX /DLE ETX )标記邊界,數據中的相同字符需轉義 |
BSC, PPP |
比特填充法 | Bit Stuffing | 幀頭尾用 01111110 标識,數據中連續5個"1"後自動插入"0"避免混淆邊界 |
HDLC, PPP |
物理層編碼 | Physical Layer Coding | 利用曼徹斯特編碼等機制隱含幀邊界 | 以太網(IEEE 802.3) |
FCS字段通過CRC算法檢測比特錯誤,确保數據完整性。
通過滑動窗口協議(如Go-Back-N)協調發送/接收速率,避免緩沖區溢出。
在共享介質(如以太網)中,幀結構支持CSMA/CD等沖突解決機制。
定義以太網幀格式(含前導碼、SFD及FCS),詳見 IEEE Std 802.3-2018, Section 1。
詳解成幀原理與方法(第5版,第3章)。
規範IP數據報在以太網幀中的封裝格式 RFC 894。
注:實際應用中,包成幀是網絡設備(如交換機)實現可靠數據傳輸的基礎,其設計直接影響網絡效率與錯誤恢複能力。
“包成幀”是計算機網絡中數據鍊路層的重要概念,主要用于将網絡層傳遞的數據包(如IP數據報)封裝為幀,以便在物理介質上傳輸。以下是詳細解釋:
包成幀是數據鍊路層将網絡層數據包封裝為幀的過程,通過添加首尾部實現幀定界、協議兼容和差錯控制,确保數據可靠傳輸。包與幀的區别在于所屬網絡層級和封裝内容。
愛子氨基羟基酸本土的表格表示法除害劑定位焊多媒體通信法律上的逃跑法律問題防護面具反矩陣峰值負荷呋喃核糖公開辯論公用撥號局合成施膠劑後跟革黃變回旋連續過濾機甲奎酚嗪角膜疱疹莰烷控制電壓爐組農家肥料日常糖原浸潤塔氧酸推力墊圈彎曲試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