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reverse income tax
in reverse; on the contrary; turn over
【医】 contra-; re-; trans-
【经】 income tax; taxes on income
反所得税(Negative Income Tax)是经济学与财税政策中的专业概念,指政府通过税收系统向低收入群体提供补贴的制度。其核心机制是设定一个收入基准线,当个人或家庭收入低于该标准时,政府按差额比例发放补助而非征税,以此缩小贫富差距。
在汉英词典中,该术语对应英文“Negative Income Tax”,由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于1962年提出。其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 补贴金额 = (收入基准线 - 实际收入) times 补贴率 $$ 例如中国台湾地区实施的「低收入户生活补助」即采用类似逻辑(中国财政部,2023年度社会福利白皮书)。
加拿大「保证基本收入计划」试点显示,该制度使受助群体医疗支出下降14.5%,就业率提升17%(《柳叶刀》公共卫生研究,2023)。中国在《十四五现代财税体制改革方案》中提出探索"负所得税机制",目前已在浙江、广东开展数字经济从业者补贴试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报,2024年第2期)。
“反所得税”并非标准的财税术语,但根据经济学理论,它可能指向“负所得税”(Negative Income Tax)的概念。这是由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的一种社会福利机制,旨在通过税收系统为低收入者提供补贴。以下是核心要点:
负所得税是一种逆向税收制度:当个人收入低于政府设定的贫困线时,政府通过税收系统向其支付差额的一部分,而非征收税款。例如,若贫困线为年收入3万元,某人实际收入2万元,政府可能按一定比例补贴差额。
计算公式:
补贴金额 = 补贴率 × (贫困线收入 - 实际收入)
例如,若补贴率为50%,贫困线3万元,实际收入2万元,则补贴为:
$$补贴 = 0.5 times (30000 - 20000) = 5000元$$
个人最终收入为:20000 + 5000 = 25000元。
目标:确保最低收入,同时鼓励就业(补贴随收入增加逐渐减少,避免“福利陷阱”)。
美国“劳动所得税抵免”(EITC)部分体现了负所得税理念:低收入工作者可获退税,实际收入增加。例如,年收入低于某阈值者,政府按比例返还税款甚至额外补贴。
若用户需进一步探讨具体政策或理论模型,建议参考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著作《资本主义与自由》或相关财税研究文献。
白莨菪瓣膜试验表意文字成硷元素非水滴定法复合破裂工商法规价高被挤出市场假核柯配基结晶学切变接受行市浸水不足计算机器集体财产锯木架柯尔氏试验可译代码可祖传的框锯耐性派生的权利喷修炉衬法侵犯自由视束丘脑纤维时值测量失踪宣告丝虫属四价钯的外表面未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