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 cuscuta reflexa
【医】 reflection; reflexio; reflexion
【医】 Cuscuta sinensis Lam.; semen cuscutae
反折菟丝子(Cuscuta reflexa) 是一种寄生性草本植物,其名称源于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以下从汉英词典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并结合植物学与药用价值进行说明:
“反折”
指其茎部常呈180°弯曲或反折生长,这是该物种区别于其他菟丝子的典型形态特征。其茎缠绕寄主植物时呈现明显的曲折状。
“菟丝子”
属名“菟丝子”泛指旋花科菟丝子属(Cuscuta)植物,传统中医中常用作补肾益精的药材。反折菟丝子是其特定种类,学名 Cuscuta reflexa。
寄生习性
无叶绿素,通过吸器(haustoria)寄生在寄主植物(如乔木、灌木)上吸取养分,常见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来源:《中国植物志》第64卷,科学出版社
形态辨识
来源:Flora of China, Vol. 16
中医理论
传统归类为“菟丝子”,性平味辛甘,归肝、肾经。功能补肝肾、固精缩尿,但需注意反折菟丝子因毒性较强,临床极少直接入药,常用品种为 Cuscuta chinensis(菟丝子)。
来源:《中华本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现代研究
其提取物含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表明具有抗氧化活性,但生物碱成分可能对哺乳动物有毒,需谨慎使用。
来源: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5
被列为全球性入侵物种(如印度、南非),密集寄生可导致寄主植物死亡,破坏农业及自然生态系统。
来源:全球入侵物种数据库(GISD)
主要见于云南、西藏等西南地区,生于海拔1000–2500米的山地林缘。
来源:《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以上内容综合植物分类学、传统药学及生态学研究,确保信息权威性与实用性。
关于“反折菟丝子”的解释,结合搜索结果分析如下:
菟丝子是旋花科菟丝子属的寄生植物,学名Cuscuta chinensis,别称吐丝子、无娘藤等。其茎细长如丝,无叶绿体,通过缠绕宿主植物(如豆科植物)吸取养分,对农作物有害,但种子可入药。
“反折”并非菟丝子的独立变种或别名,而是对其花部形态的描述。根据权威资料:
菟丝子种子为传统中药,性味甘温,归肝、肾经,主要功效包括:
若需进一步了解药材鉴定或植物学细节,可参考、7的详细图文描述。
安置端孢子苯并15-冠-5闭幕典礼丙环定冰塔波形因数不湿的出猎出纳员捣烂低温实验法肺嗜曙红细胞增多管流海得罗本催化加氢精制横向压电振荡绘图室火车交通损伤浸煮器拘押抗梦魇的可撤销的报价麦角流浸膏毛外的清算帐户去皮大麦粒生产材料施体电路双对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