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合胶体英文解释翻译、缔合胶体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association colloid; semicolloid
分词翻译:
缔合的英语翻译:
【化】 association; association reaction
【医】 association
胶体的英语翻译:
colloid
【化】 colloid; reuuber matrix; rubber mass; rubber matrix
【医】 colloid
专业解析
缔合胶体 (Associated Colloid) 是指一类特殊的胶体分散体系,其胶体粒子并非由单一的大分子或固体颗粒构成,而是由大量相对较小的分子(通常是表面活性剂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是疏水作用力)自发缔合形成的聚集体(胶束或囊泡等)。这些聚集体的大小通常在胶体尺度范围(1 nm - 1000 nm),因此表现出胶体的性质,如丁达尔效应等。
详细解释:
-
形成机制:
- 缔合胶体的核心在于自组装。构成它的分子通常是两亲性分子,如表面活性剂。这些分子包含亲水基团(喜欢水)和疏水基团(排斥水)。
- 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超过其临界胶束浓度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 时,疏水作用力驱动疏水基团相互聚集以最小化与水的接触,同时亲水基团朝向外侧与水接触,从而自发形成稳定的聚集体。
- 最常见的缔合胶体粒子是胶束 (Micelles)(球状、棒状等)和囊泡 (Vesicles)(由双分子层构成的封闭结构)。这些聚集体的大小使其落入胶体分散体系的范畴。
-
与其它胶体的区别:
- 亲液胶体 (Lyophilic Colloids): 分散相物质与分散介质有强亲和力,通常是大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直接溶解形成。粒子是单一的大分子或高分子链。
- 疏液胶体 (Lyophobic Colloids): 分散相物质与分散介质亲和力弱,通常需要稳定剂(如离子、聚合物)来防止小固体颗粒聚沉。粒子是固有的固体或液体小颗粒。
- 缔合胶体: 介于两者之间。构成粒子的小分子本身在低浓度时是真溶液(亲液性),但超过CMC后,通过缔合形成具有疏液胶体性质的聚集体(动力学稳定,但热力学上聚集是自发过程)。其稳定性依赖于浓度和温度等条件。
-
特性:
- 浓度依赖性: 仅在表面活性剂浓度高于CMC时才显著形成。
- 动态平衡: 胶束中的分子与其单体形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分子可以进出胶束。
- 增溶作用: 胶束的疏水内核可以溶解不溶于水的物质(油、染料等),这是缔合胶体最重要的应用之一。
- 温度敏感性: 对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溶解度或胶束形态可能随温度显著变化(如浊点现象)。
- 光学性质: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稳定性: 通常比疏液胶体更稳定,因为胶束的形成是热力学自发过程。但高浓度或条件变化(如温度、加入电解质)可能导致相分离或形态转变。
-
常见实例与应用:
- 实例: 肥皂水溶液、洗涤剂溶液、某些微乳液。
- 应用:
- 清洁去污: 胶束的疏水内核溶解油脂(增溶作用)。
- 药物递送: 胶束或囊泡可作为疏水性药物的载体。
- 乳液稳定: 表面活性剂吸附在油水界面或形成胶束有助于稳定乳液。
- 化学反应介质: 胶束内部可提供不同于水环境的微环境,影响反应速率和路径。
- 材料合成: 作为模板合成纳米材料。
权威来源参考:
- 《胶体与表面化学原理》(Principles of Colloid and Surface Chemistry) - Paul C. Hiemenz, Raj Rajagopalan: 经典教材,详细阐述了表面活性剂、胶束形成、CMC、缔合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可查阅大学图书馆或在线数据库如ScienceDirect]
- 《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 - Peter Atkins, Julio de Paula: 标准物理化学教材,包含胶体化学章节,解释胶束、CMC和缔合胶体概念。 [可查阅大学图书馆或在线数据库]
- 《表面活性剂应用手册》(Handbook of Surfactants) - Martin R. Porter: 提供表面活性剂性质、胶束化行为及应用的详细信息。 [可查阅专业化学手册库]
- IUPAC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术语数据库: 提供“micelle”,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 等术语的权威定义。[访问链接: https://goldbook.iupac.org/]
- 《胶体科学进展》(Advances in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 期刊: 发表胶体与界面科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综述,包含缔合胶体相关研究。[访问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advances-in-colloid-and-interface-science]
网络扩展解释
缔合胶体是胶体体系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定义和特性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说明:
-
形成机制
缔合胶体由两亲性表面活性剂分子(含亲水基和疏水基)通过分子间作用力自发缔合形成,如胶束、囊泡等结构。这种缔合过程通常发生在溶液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CMC)时。
-
热力学性质
与普通胶体不同,缔合胶体是热力学稳定体系,能长时间保持结构而不易聚沉。例如,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胶束即使尺寸超出典型胶体范围(1-1000 nm),仍被归类为缔合胶体。
-
典型实例
- 日用化工:肥皂水(水包油体系)、润肤霜(油包水体系)
- 生物体系:细胞膜结构
- 工业应用:钻井液中的胶束、乳液
-
与其他胶体的区别
- 分子胶体:由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淀粉)溶解形成,以单分子形式分散。
- 分散胶体(憎液胶体):需外力分散且热力学不稳定,如金溶胶。
-
特殊性质
缔合胶体微粒常带有电荷(如表面活性剂胶束),通过静电排斥维持稳定性,且能通过渗析法分离提纯。
总结来看,缔合胶体的核心特征在于其自发形成性和热力学稳定性,这使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具有广泛应用。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凹板墨白棉纸不知道非确定性否定裁决甘平十大功劳监别精度极古的警卫队计算机用户组卷串序号拒绝原因离子电导颅侵蚀麦角菌硬粒木制听诊器脑桥束性眼肌麻痹溶解原纤维的如上萨尔博氏征声控打印机试车期时间的效用实物捐献输出重定向鼠耳草属速率常数太阳系仪同心管精密蒸馏注微处理机输入输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