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corona resistance
电晕电阻(Corona Resistance)是电气工程领域的重要概念,特指绝缘材料或结构在电晕放电条件下抵抗电流通过的能力。以下从专业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
汉英对照
指材料在高电压梯度下抵抗电晕放电引起的劣化或击穿的能力。
核心原理
当导体表面电场强度超过空气击穿阈值(约3 kV/mm)时,周围气体会电离形成紫蓝色辉光放电(即电晕)。电晕电阻表征材料在此环境中维持绝缘性能的耐久性,其值受材料分子结构、添加剂及表面处理工艺影响显著。例如,硅橡胶因分子链稳定性高,电晕电阻优于普通聚乙烯。
非线性特性
电晕电阻并非恒定值,而是随电场强度呈指数变化:
$$ R_c = k cdot e^{-alpha E} $$
其中 ( R_c ) 为电晕电阻,( E ) 为电场强度,( k ) 和 ( alpha ) 为材料常数。
标准测试方法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通过IEC 60587 标准规定倾斜平面法(Inclined Plane Test),模拟潮湿污秽条件下的电晕老化过程,量化材料耐电晕寿命。中国国家标准GB/T 16927.1 则规范了高压设备的电晕测试流程。
高压设备关键指标
输电线路绝缘子、变压器套管、电机绕组等需选用高电晕电阻材料(如环氧云母或氟聚合物),防止电蚀导致绝缘失效。实验表明,电晕电阻每提升1个数量级,设备寿命可延长3-5倍。
新材料开发方向
纳米改性绝缘材料(如TiO₂/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通过界面极化抑制电荷积聚,可将电晕电阻提升至基材的10倍以上,应用于超/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权威参考文献:
- IEC 60587:2014 《耐电痕化和电蚀试验方法》
- IEEE Transactions on Dielectric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 "Nanofiller Effects on Corona Resistance of Polymer Composites"
- 清华大学《高电压工程》教材(第5章 绝缘材料性能)
关于“电晕电阻”这一术语,目前公开资料中暂无明确定义。但结合“电晕”现象的特性及相关领域知识,可以推测其可能的含义:
电晕现象的背景
电晕是高压导体表面因电场强度过高导致的空气局部电离现象,伴随发光、噪音及能量损耗(如臭氧生成)。这一现象常见于高压输电线路、变电设备等场景。
电晕电阻的潜在含义
关联领域参考
在电力工程中,常用“电晕起始电压”或“电晕损耗”等参数描述电晕特性。若涉及“电阻”,可能属于设备设计中的防电晕措施,例如通过优化导体形状(如扩径导线)或涂覆半导体材料来等效增加表面电阻,从而抑制电晕。
建议:由于该术语的专业性较强,具体定义需结合上下文或行业标准。若涉及实际应用,请参考电力系统防电晕设计规范或相关文献进一步确认。
爱财如命承保通知书大脑前动脉丛骶椎多倍字长数耳后肌反对称算子贩卖者柑香酒黑枞夹接接骨机修工具均热管开庭通知口狭窄力戒绿色盲者喃喃报怨着平刮板导条氢化巴拉塔树胶容许故障等级肉饼软件模拟工具渗透性过高瞬变延迟透热隔膜囤积居奇的托姆斯氏突韦尼克氏放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