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hydrotropic action
promote; urge
【医】 hydration
affect; effect; intention; action; motive; operation
【医】 action; effect; process; role
【经】 role
在汉英词典视角下,“促水化作用”对应的英文术语通常为Promotion of Hydration 或Hydration-Promoting Effect。该术语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手段,加速或增强物质(尤其是无机化合物或生物分子)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物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多个科学和工业领域具有关键作用,其核心机制是降低水合反应能垒或提高水合分子稳定性。
“促水化作用”描述的是促进水合反应(Hydration Reaction) 的现象。水合指溶质分子/离子吸引水分子在其周围定向排列,形成水合壳(Hydration Shell)的过程。促水化作用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例:水泥水化中,促凝剂(如CaCl₂)通过加速硅酸三钙(C₃S)的水解,缩短凝固时间。来源:《建筑材料科学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蛋白质折叠依赖水合作用维持三维结构。分子伴侣(如HSP70)通过促进疏水残基的水合,防止错误聚集。来源: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7th ed.), Chapter 3。
混凝土外加剂(如聚羧酸系减水剂)通过分散水泥颗粒,增加其与水接触面积,显著提升水化效率。来源:G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国家标准。
药物增溶技术中,环糊精通过其疏水空腔包埋药物分子,暴露亲水外壁以增强整体水合度,提高生物利用度。来源: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Vol. 105, pp. 3569-3578。
促水化作用的能量变化遵循吉布斯自由能公式: $$ Delta G = Delta H - T Delta S $$ 其中:
促水化剂通过降低$Delta H$(如形成氢键)或增加$Delta S$(如释放结合水)驱动反应正向进行。
《英汉化学化工词汇》(科学出版社,第5版)将“水化作用”明确译为“Hydration”,其促进机制收录于“催化水合”(Catalytic Hydration)词条。
Ball, P. (2008). Water as an Active Constituent in Cell Biology. Chemical Reviews, 108(1), 74-108. (阐释生物大分子水合的动力学调控)
ACI 212.3R-16 Report: Chemical Admixtures for Concrete. (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 2016). (详述促水化外加剂的分类与机理)
“促水化作用”指通过特定条件或物质加速水化作用的过程。水化作用(hydration)是物质与水结合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的反应,具体含义需结合领域背景分析:
化学领域
通常指离子或分子与水结合形成水合物的过程。例如,盐类溶解时,离子被水分子包围形成水化层,此过程若被催化剂、温度升高或特定添加剂(如表面活性剂)加速,则称为促水化作用。这种作用常见于电解质溶液制备或材料合成中。
地质/工程领域
指加速水分子渗透到岩土矿物结构中的过程,导致矿物膨胀或结构破坏。例如,黏土矿物吸水后内聚力降低,可能引发滑坡或地基变形。通过改变湿度、温度或添加化学试剂(如盐类)可促进此类水化作用,需在工程中谨慎控制。
应用与影响
需根据具体场景判断其作用机制及调控方法。
表处理系统采访识别残废军人仓库交货条件大过单独监禁迭代阵列短期债权浮选规则说明混凝土聚合物极限电桥可不经过宣告作为无效磷酸三异戊酯耐热的牛顿氏环签字人请求庇护全身加压服入帐撒尿三噻烷舍恩海德氏单位生能食物湿法脱硫使用期满时残值输卵管闭塞头悬吊外髁关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