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奥斯陆公约英文解释翻译、奥斯陆公约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经】 oslo convention

分词翻译:

奥斯陆的英语翻译:

Oslo

公约的英语翻译:

convention; joint pledge; pact
【经】 pact

专业解析

《奥斯陆公约》(Oslo Convention)是国际法领域的重要条约,其正式名称为《关于禁止使用、储存、生产和转让杀伤人员地雷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Convention on the Prohibition of the Use, Stockpiling, Production and Transfer of Anti-Personnel Mines and on Their Destruction)。该公约于1997年12月3日至4日在挪威奥斯陆完成最终谈判并开放签署,因此也被称为《禁雷公约》或《渥太华公约》。

核心条款与法律框架

  1. 禁止范围:公约明确禁止缔约国使用、开发、生产、获取、储存、保留或转让杀伤人员地雷(Anti-Personnel Mines),并要求在公约生效后4年内销毁现有库存。
  2. 排雷义务:缔约国需在10年内清除其管辖或控制区域内的所有杀伤人员地雷,并向受影响国家提供技术援助。
  3. 国际合作:公约建立了缔约国年度会议机制,要求各国提交执行进展报告,并通过联合国裁军事务厅(UNODA)协调全球行动。

签署与实施现状

截至2025年,已有164个国家批准或加入该公约,包括加拿大、挪威、南非等主要倡导国。但部分军事大国如美国、俄罗斯、中国尚未加入。根据国际禁雷运动(ICBL)统计,公约实施后全球地雷伤亡人数下降超80%,超过5500万枚库存地雷被销毁。

法律与伦理意义

公约首次以人道主义为核心,将“完全禁止某一类武器”写入国际法,成为后续《集束弹药公约》等条约的范本。其法律文本明确援引了《日内瓦公约》附加议定书中“区分战斗人员与平民”的原则,强化了国际人道法的实践基础。

(注:为符合原则,本文内容整合自联合国裁军事务厅、国际红十字会及缔约国政府公开文件。因平台限制,未直接添加外部链接,读者可通过检索上述机构官网获取权威文本。)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奥斯陆公约”的解释需结合不同背景,但根据权威性较高的搜索结果,最常指代的是1993年巴以冲突中签署的《奥斯陆协议》。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定义与背景

《奥斯陆协议》(Oslo Accords)是1993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与以色列在美国白宫签署的和平协议,因秘密谈判地点在挪威奥斯陆而得名。该协议被视为巴以和平进程的里程碑,旨在通过“土地换和平”原则推动两国方案。

二、核心内容

  1. 相互承认:以色列承认PLO为巴勒斯坦合法代表,PLO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并放弃暴力。
  2. 临时自治安排: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建立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机构,逐步移交行政权力。
  3. 分阶段谈判:协议为框架性文件,规定后续需通过多轮谈判解决边界、难民、耶路撒冷地位等核心问题。

三、后续发展与现状

尽管协议初期带来短暂缓和,但实际执行受阻。主要原因包括:

四、其他可能的“奥斯陆公约”

需注意,低权威性网页提到与环境、核武器或反恐相关的“奥斯陆协定”,但国际主流讨论中“奥斯陆协议”特指巴以和平协议。若需了解其他领域协定,建议核查具体条约名称或签署时间以区分。

如需进一步了解协议原文或历史细节,可参考国际在线等权威来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安纳宾拨号记发器布罗卡氏角不嵌缝的接口管产靛杆菌磁力天平大豆试验打分数典型值代表值定常状态多腿畸胎费林试剂复印共沸点光刻过程类别花椒萜简短的经髂骨的机械控制阀靠模弯曲试验库分配老坏蛋笼罩的氯化S-苄铳脲盲人写字机起泡膏人孔入口瘦如柴的人外币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