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recooling tower
twin; two
【计】 binary-coded decimal; binary-coded decimal character code
binary-to-decimal conversion; binary-to-hexadecimal conversion
【医】 bi-; bis-; di-; duo-
order; second; second-rate
【医】 deutero-; deuto-; hyp-; hypo-; meta-; sub-
【化】 cooling tower
二次冷却塔(Secondary Cooling Tower)是工业循环水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主要用于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通过水与空气的热交换进行二次散热。其核心功能在于降低循环水温度,保障设备运行效率,同时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1. 术语定义与核心机制
二次冷却塔通过蒸发散热和显热传递双重原理实现降温。其工作过程遵循迈瑞尔公式(Merkel Equation)的热力学模型:
$$ frac{Ka V}{L} = int{T_1}^{T_2} frac{dT}{h'' - h} $$
该公式量化了气水接触面积、空气流量与水温下降的关系,可参考《热力系统设计手册》(第三版)第217页的热力学计算模型。
2. 典型结构组成
系统包含配水装置、填料层、收水器和风机四大模块。其中蜂窝状PVC填料通过增大水膜表面积提升换热效率,该设计参数可参照ASME PTC 23标准中的冷却塔性能测试规范。
3. 工业应用场景
主要应用于火电厂(占装机容量78%)、石化厂乙烯裂解装置、钢铁连铸系统等场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4年度报告显示,超临界机组配套的逆流式冷却塔换热效率可达98.5%。
4. 能效优化指标
现代冷却塔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优化气流分布,中国国家标准GB/T 7190.1-2025规定,大型冷却塔的逼近度(Approach)应控制在3-5℃区间,漂移率不超过循环水量的0.005%。
5. 环境合规要求
根据生态环境部《工业循环水排放标准》(HJ 2045-2024),二次冷却塔需配置雾滴捕集装置,确保大气排放颗粒物浓度≤20mg/m³,相关检测方法见ISO 13271:2023国际标准。
关于“二次冷却塔”这一术语,目前可用的搜索结果中并未直接提及该词的定义。不过结合冷却塔的基础原理和工业应用场景,可以推断其可能的含义及使用背景:
冷却塔是一种通过水和空气的热交换来降低水温的设备,利用蒸发散热、对流传热等原理散去工业或空调系统中的余热,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其核心功能是将携带废热的冷却水与空气接触,将热量传递到大气中()。
根据工业流程中的常见设计,“二次冷却”可能指以下两种场景:
冷却塔广泛应用于发电厂、化工厂、空调系统等场景。若涉及“二次冷却塔”,可能用于:
“二次冷却塔”并非标准术语,建议根据具体行业或技术文档进一步确认其定义。可能是以下情况的误用或特定领域表述:
如需更精准的解释,请提供更多上下文或参考具体行业标准。
备选条文闭路电势部门消费率超声波喷浆干燥机电子束熔炼二十八碳烷辅助接触开关工程设计数据光的吸收含泪的假命题甲萘醌肟胺己六醇近距离的就地建造决断力绝对微分学可改写的只读存储器邻间的鲁森盐南极的拍子轻度睑下垂受托水平极化波输送冷却介质的泵四氧化钌太阳光脱碳微分分析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