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oesophagostomum inflatum
cattle; moggy; moo-cow; neat; ox
【医】 Bos taurus; fauro-
node; nodus; nub; nubble; protuberance; tuber; tubercle; tuberosity
【医】 node; nodositas; nodosity; nodus; noeud; tuber; tubercle; tubercula
tuberculum
wireworm
【医】 eel worm; eelworm; nema; nemathelminth; nemato-; nematode; threadworm
牛结节线虫(学名:Oesophagostomum radiatum)是反刍动物肠道内常见的寄生线虫,主要感染牛类。该寄生虫属于圆线目(Strongylida)、毛线科(Trichonematidae),成虫寄生在宿主的大肠内,通过摄食受污染的水源或草料传播。
从汉英词典角度解释:
学名与分类
英文全称为 Oesophagostomum radiatum,属于线虫动物门(Nematoda),与同属的哥伦比亚结节线虫(O. columbianum)共同构成牛类消化道寄生虫的主要威胁。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22毫米,雌虫略大于雄虫,虫体前端具发达的口囊和叶冠,雄虫尾部有发达的交合伞。虫卵呈椭圆形,壳薄透明,大小为75-95×40-50微米。
生命周期
虫卵随粪便排出后,在潮湿环境中经5-7天发育为感染性幼虫(L3阶段)。牛摄入含幼虫的草料后,幼虫穿透肠壁形成结节,经历两次蜕皮后返回肠腔发育为成虫,完整周期约18-21天。
致病性与症状
感染可导致牛群消瘦、腹泻、贫血,严重时引发肠壁结节性病变(称为“结节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将其列为影响畜牧业经济的重要病原。
防治措施
常用苯并咪唑类药物(如阿苯达唑)进行驱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建议结合牧场轮牧和粪便管理进行综合防控。
来源参考:中国农业出版社《兽医寄生虫学》、WOAH寄生虫名录、FAO反刍动物寄生虫防治指南。
牛结节线虫病(又称牛食道口线虫病或结节虫病)是由食道口属线虫寄生于牛肠道引起的寄生虫病,其幼虫在肠壁形成结节为典型特征。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牛结节线虫属于食道口科食道口属,常见种包括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辐射食道口线虫等。虫体呈乳白色,粗壮,体长12-22毫米,成虫寄生于大肠,幼虫可钻入肠黏膜形成结节。
主要流行于温带地区,感染高峰为3-4月和7-8月。幼虫形成的结节可能影响肠道功能,导致消化吸收障碍。
(注:以上信息综合自、4、5、6,具体防治方案建议咨询兽医并参考权威指南。)
阿罗约氏征迸出的编译程序确认财产租赁契约茶版纸次级卵圆孔低温恒温器断层非随机效应诰命工商业组织法购物证焓含芥末的检尿预后肌醇磷脂计划估评法卡拉美芬乙二磺酸盐列册的股东历史记录慢性卡他性鼻炎耐酸阀破涕为笑确定的判决不容推翻溶组织隐球菌烧灼勒除器受权通信模型图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