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intima cushion
【医】 intima; intimae; theca interna; tunicae glabra; tunicae interna
tunicae intima
fill up; mat; pad; pillow; underlay
【医】 cushion; pad
内膜垫(nèi mó diàn)是胚胎学与心血管医学领域的专业术语,指胚胎发育早期心脏内的一组关键临时性组织结构。其详细释义如下:
内膜垫特指胚胎心脏房室管(心房与心室之间的连接通道)内壁增厚的结缔组织。它由心内膜下层间充质细胞增殖形成,呈垫状凸起,故得名。在心脏发育过程中,左右两侧的内膜垫会向中心生长并最终融合,参与分隔心房与心室,同时形成房室瓣(二尖瓣和三尖瓣)的雏形。
英文标准译名为Endocardial Cushion(名词短语)。
该术语被国际权威医学词典如《Dorland'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收录,定义为:
"The thickened masses of tissue in the embryonic heart that develop into the atrial and ventricular septa, and the mitral and tricuspid valves."
内膜垫的核心功能是心脏分隔与瓣膜形成。若其发育异常(如融合不全),可导致先天性心脏病,常见于:
第42版"心血管系统发育"章节详述内膜垫的胚胎学作用(ISBN 9780323393041)。
MedlinePlus医学百科定义:Endocardial Cushion Defect(更新于2023年)。
第6版第12章系统描述内膜垫的动态发育过程(ISBN 9780323614985)。
注:以上内容整合自胚胎学教材及医学数据库,符合医学术语规范。临床诊断需结合影像学与遗传学检查。
内膜垫(Endocardial Cushion),又称心内膜垫,是胚胎期心脏发育的关键结构,主要参与心脏分隔和房室瓣的形成。以下从定义、胚胎发育过程、功能及异常影响三方面详细解释:
定义与结构
内膜垫是胚胎早期房室管(连接心房与心室的通道)内壁的背侧和腹侧结缔组织突起,通过融合形成心脏的十字交叉结构。正常发育后,它构成:
胚胎发育过程
功能异常与疾病
若内膜垫发育异常,可导致心内膜垫缺损(ECD),表现为:
总结来说,内膜垫是心脏胚胎期分隔和瓣膜形成的基础结构,其发育异常会导致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需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早期诊断并干预。
按项目进行半通路程序浮动阀摇杆高级线性规划系统公用子通道苟安一时拐子化电黄桑喙肩的会计校验截面的局部观具有某些司法权的可靠性函数蜡酶碱冷冻工程利息回扣前进波气体凝析物起运点交货价商船的船员商业证券生产消费流程水胸的索伊内氏定律痛经通用工具